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其五)
明 · 区大相
瓜地怜兹卜,菟裘无别营。
刈麻防久雨,祈谷望新晴。
田父休询姓,山禽不辨名。
庞公遗后计,独有鹿门耕。
刈麻防久雨,祈谷望新晴。
田父休询姓,山禽不辨名。
庞公遗后计,独有鹿门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赴东山口时,在杨柳村庄所见的一幅田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活动与自然风光的和谐共存。
首句“瓜地怜兹卜”,表达了对这片瓜地的喜爱和关注,暗示了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接着,“菟裘无别营”一句,可能暗指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瓜地”形成对比,预示着一种从繁忙世俗到宁静田园的转变。
“刈麻防久雨,祈谷望新晴”两句,生动描绘了农人在雨季前收割麻草的场景,以及他们对晴朗天气的期盼,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的顺应与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丰收的渴望。
“田父休询姓,山禽不辨名”则通过与农人和山中鸟儿的互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田父”与“山禽”的形象,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的亲密关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最后,“庞公遗后计,独有鹿门耕”引用庞公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与庞公一样,选择在鹿门山耕种,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过去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一种规划和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