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仇仁近至日
宋末元初 · 方回
浪说春回地底阳,驼裘正怯北风凉。
未来事甚云难测,已老身无日再长。
紫逻招魂千里雪,彤庭待漏五更霜。
閒人幸脱拘挛外,客枕何庸早起忙。
未来事甚云难测,已老身无日再长。
紫逻招魂千里雪,彤庭待漏五更霜。
閒人幸脱拘挛外,客枕何庸早起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浪说:不必说。春回:春天归来。
地底阳:地下深处的阳光。
驼裘:驼毛皮衣。
怯:害怕。
北风凉:北方的寒风。
未来事:未来的路。
云难测:难以预料。
已老:已经老去。
身无日再长:剩下的日子不再长久。
紫逻:紫色的官道。
招魂:召唤亡魂。
千里雪:千里飘雪。
彤庭:红色的宫殿。
待漏:等待天明。
五更霜:五更时分的霜冻。
閒人:闲散之人。
幸脱:有幸摆脱。
拘挛:束缚。
客枕:旅人的枕头。
何庸:何必。
早起忙:早早起床忙碌。
翻译
别说什么春天已经回到地底下的阳光,穿着驼毛皮衣的人还畏惧着北方的寒风。未来的路难以预料,我已经老去,剩下的日子不再漫长。
紫色的官道上飘落着千里雪,红色的宫殿中等待着五更的严霜。
闲散之人有幸摆脱束缚,无需早早起床忙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过渡到严冬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不确定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浪说春回地底阳”,这里的“浪”字可能带有一丝轻蔑之意,暗示春天的消失是人们所共知的事情,而“春回地底阳”则形象地表达了春暖不再,转而深藏于地下。
“驼裘正怯北风凉”,诗人穿上了厚重的冬衣(驼裘),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抵御严寒的北风。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冬日气候的冷酷无情。
“未来事甚云难测”,面对未知的将来,诗人感到迷茫和困惑。时间如同飘渺的云层,无法预料其变化。
“已老身无日再长”,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的年龄也在增长,他深刻感受到生命不再有多余的时日,可以感觉到一丝哀伤和无奈。
“紫逻招魂千里雪”,这里可能是借用了道教中的修炼之法来比喻远方的消息如同召唤灵魂一般。千里雪景象,增添了一份遥远与孤寂。
“彤庭待漏五更霜”,彤庭指的是紫红色的天空或室内装饰,而“待漏”则是古代计时的方式,即等待水漏壶滴答传递时间。这里诗人在深夜中,静候着寒冷的霜降临。
“閒人幸脱拘挛外”,诗中的“閒人”可能指的是与世无争之士,他们能够摆脱尘世间纷扰复杂的羁绊。
“客枕何庸早起忙”,作为旅途中的人,诗人询问自己为何要急于清晨就匆匆起床,是否还有更迫切的事情需要处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未来不确定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