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泛湖
宋 · 胡仲参
雪后湖清浅,令人心眼开。
林疏知寺近,冰合碍舟回。
寒色欺吟鬓,斜阳入酒杯。
山行已清绝,况复是寻梅。
林疏知寺近,冰合碍舟回。
寒色欺吟鬓,斜阳入酒杯。
山行已清绝,况复是寻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雪后:下过雪之后。湖清浅:湖水清澈见底。
令人心眼开: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林疏:树林稀疏。
知寺近:知道附近有寺庙。
冰合:湖面结冰。
碍舟回:阻碍船只返回。
寒色:寒冷的景象。
欺吟鬓:侵袭着诗人的鬓发。
斜阳:夕阳。
入酒杯:映入酒杯。
山行:山路行走。
清绝:极其清冷。
况复:更何况。
寻梅:寻找梅花。
翻译
雪后湖水清澈见底,让人心情开朗。稀疏的树林暗示着寺庙临近,厚厚的冰层阻碍了船的回航。
寒冷的景色侵袭着诗人的白发,夕阳映照在酒杯中。
山路已经清冷至极,更何况还要去寻找梅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湖景的清新与宁静,诗人的心灵仿佛随着湖水的清澈而开阔。"雪后湖清浅"一句,展现了湖面在雪后如镜的景象,湖水浅显,反映出冬日的纯净。"林疏知寺近"则通过稀疏的树林透露出附近寺庙的静谧,暗示了环境的幽深和禅意。
"冰合碍舟回"进一步描绘湖面结冰,使得行船受阻,增添了冬季特有的情趣。诗人借景抒怀,"寒色欺吟鬓"写出了寒冷侵袭白发,流露出岁月的痕迹,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斜阳入酒杯"将视线转向远处,夕阳映照在酒杯中,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温暖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山行已清绝,况复是寻梅"作结,表达了在这样的清冷环境中,独自踏雪寻梅的雅兴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后湖畔的冬日画卷,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