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景彝秋兴
宋 · 梅尧臣
日月机上梭,年华东注波。
未惊凉叶坠,已见白发多。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
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
未惊凉叶坠,已见白发多。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
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机上梭:比喻时光飞逝。
凉叶:秋天落叶。
白发:指代年龄增长。
牧马:放牧的马匹。
调弓:调整弓弦。
篱边:篱笆旁边。
晓菊:清晨的菊花。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
翻译
时光如梭在日月间穿梭,岁月匆匆如东逝波涛。还没感到秋叶飘落的凉意,却发现鬓角白发已悄悄增多。
放牧的马匹归来时依然健壮,拉弓的力量也逐渐平和。
篱笆旁只有早晨的菊花残留,面对贫穷陶渊明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景彝秋兴》,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首句“日月机上梭”运用比喻,将日月比作织布机上的梭子,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如梭飞逝之快。接着,“年华东注波”进一步强调岁月如流水般不断东流,无法挽留。
“未惊凉叶坠”写出了季节更替,落叶无声无息,而诗人却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白发生增多,流露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叹。“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通过描绘壮年时的场景,与前文的衰老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活力的怀念。
最后两句“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诗人虽有欣赏篱下菊花的雅趣,但面对生活的贫困,却无能为力,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梅尧臣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