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院荔枝轩
宋 · 杨朏
曾观荔枝图,几费丹青妆。
能红能紫亦能绿,不能写得天然香。
曾读荔枝谱,品品堪第一。
较量滋味论高低,大抵闻名不闻实。
我疑真宰推化工,安排百果分番红。
杏梅桃李不足数,先教碌碌随春风。
锦囊玉液相浑沦,百果让作东南元。
别有真香与味色,一时分付荔枝轩。
能红能紫亦能绿,不能写得天然香。
曾读荔枝谱,品品堪第一。
较量滋味论高低,大抵闻名不闻实。
我疑真宰推化工,安排百果分番红。
杏梅桃李不足数,先教碌碌随春风。
锦囊玉液相浑沦,百果让作东南元。
别有真香与味色,一时分付荔枝轩。
鉴赏
此诗以荔枝为题,描绘了其色彩、香气以及在百果中的独特地位。诗人首先通过“曾观荔枝图”和“曾读荔枝谱”,引出对荔枝的观察与研究,强调了荔枝在艺术表现和文献记载中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提出疑问,质疑大自然是否特意安排百果按顺序变红,以此突出荔枝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诗中提到杏梅桃李等常见水果,暗示荔枝在色泽、风味上的独特之处,甚至超越了这些传统佳果。诗人进一步将荔枝比作“锦囊玉液”,比喻其珍贵如同珍宝,强调其在百果中的卓越地位。最后,诗人指出荔枝不仅在外观和口感上出众,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被赋予了“真香与味色”,并被“一时分付荔枝轩”,即赋予了荔枝轩以特殊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荔枝的极高赞誉。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荔枝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荔枝这一特定物产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