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题家君竹山小隐别号(其二)
明 · 张天赋
万丈崔巍森玉台,自招琴鹤住山隈。
疏枝漏月虚生白,高节凌云翠作堆。
彩凤舞风乘暖日,蛰龙翻土待春雷。
琅玕敲动西华枕,日报平安次第来。
疏枝漏月虚生白,高节凌云翠作堆。
彩凤舞风乘暖日,蛰龙翻土待春雷。
琅玕敲动西华枕,日报平安次第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隐居的宁静画面。首句“万丈崔巍森玉台”,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竹林的高耸与挺拔,如同玉台般庄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自招琴鹤住山隈”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琴鹤引入竹林深处,象征着隐士的生活充满了自然和谐与诗意。
“疏枝漏月虚生白,高节凌云翠作堆”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清幽与生机。疏朗的竹枝间,月光洒落,仿佛在竹叶上铺上一层银白,而竹子的高洁与坚韧则直插云霄,绿意盎然,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
“彩凤舞风乘暖日,蛰龙翻土待春雷”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隐居生活的意境。彩凤在和煦的阳光下翩翩起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蛰龙在等待春雷唤醒后,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寓意着隐士在静谧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
最后,“琅玕敲动西华枕,日报平安次第来”两句,以琅玕(竹子的别称)轻轻敲击西华枕的声音,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暗示着每日都有平安的消息传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