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上人以所注定山种树诗见寄喜而赋此兼稿呈定山
明 · 陈献章
四十年前从事劳,老来万首放诗豪。
这回种树心全了,若个山僧眼总高。
尖送定山居寺近,音来南海与神交。
白莲不结杨州祖,宾主依然是远陶。
这回种树心全了,若个山僧眼总高。
尖送定山居寺近,音来南海与神交。
白莲不结杨州祖,宾主依然是远陶。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太虚上人以所注定山种树诗见寄喜而赋此兼稿呈定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太虚上人种植树木行为的赞赏和对自己老年创作热情的自嘲。首句“四十年前从事劳”,回忆起过去的辛劳岁月,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沧桑感慨。接着,“老来万首放诗豪”则展示了诗人即使年迈仍保持旺盛的诗兴,豪情不减。
“这回种树心全了”表达对太虚上人专注于种树的敬佩,认为他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后两句“若个山僧眼总高”运用了比喻,赞美太虚上人如同高瞻远瞩的山僧,眼光独到且心境高远。接下来,诗人通过“尖送定山居寺近,音来南海与神交”描绘了太虚上人与寺庙及远方神灵的交流,展现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
最后两句“白莲不结杨州祖,宾主依然是远陶”寓意深远,以“白莲”象征纯洁和高雅,暗示太虚上人的品格;“杨州祖”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杨洪基,这里借指前人。诗人说虽然自己不能像杨州祖那样与太虚上人并肩,但他们的精神交流超越了时空,宾主关系如古代的陶渊明与朋友般深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赞扬了友人的高尚行为,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