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散原先生挽诗(其一)赏析

散原先生挽诗(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磊磊苍松姿,翁为何世人。
天风石床梦,历劫一欠伸。
弃官非为高,绝粮不知贫。
见人无过差,谐俗无缁磷。
纯天绝机事,老辈谁等伦。
精诚屈骚通,茹吐垂天垠。
高风遗世间,使我伤千春。

鉴赏

这首挽诗以苍松为喻,生动描绘了散原先生的高尚人格与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诗中“磊磊苍松姿”开篇即以苍松的坚韧不拔象征先生的品格,展现出一种坚定而独立的人生态度。接着,“翁为何世人”一句,既是对先生独特个性的赞叹,也暗含对其超越世俗的肯定。

“天风石床梦,历劫一欠伸”,以梦境中的天风和石床,以及历经沧桑后的轻松一伸,形象地表现了先生在世事变迁中的从容与豁达。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界的美好想象,更蕴含着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与释然。

“弃官非为高,绝粮不知贫”,这两句是对先生放弃官场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同时也揭示出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这种选择并非出于高傲或逃避,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满足。

“见人无过差,谐俗无缁磷”,先生对待他人毫无偏见,与世俗和谐相处而不失本真,这种宽广的胸怀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令人敬佩。

“纯天绝机事,老辈谁等伦”,赞扬先生如同天性般纯真,绝无机巧之心,是老一辈中无人能及的典范。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认同。

“精诚屈骚通,茹吐垂天垠”,这里运用了屈原《离骚》的典故,表达了先生的精诚与才华如同屈原一般深邃广阔,能够包容天地。这不仅是对先生文学成就的赞誉,更是对其精神境界的极高评价。

“高风遗世间,使我伤千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先生高尚人格的深深敬仰与怀念,认为他的精神风范将永远流传于世间,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哀伤。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高尚人格的永恒颂扬。

综上所述,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散原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境界,表达了对先生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