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喜能始到家赏析

喜能始到家

明 · 徐勃
廷尉官曹冷,三年寄秣陵。
过家才问寝,开社急邀朋。
巷选穷中住,山寻僻处登。
维桑坛坫在,雅道赖君兴。

拼音版原文

tíngwèiguāncáolěngsānniánlíng

guòjiācáiwènqǐnkāishèyāopéng

xiàngxuǎnqióngzhōngzhùshānxúnchùdēng

wéisāngtándiànzàidàolàijūnxī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勃的《喜能始到家》描绘了廷尉官曹在外任职多年后终于回到家乡的情景。诗中的“廷尉官曹冷”暗示了主人公官职虽然清寒但不失正直,“三年寄秣陵”则表达了他长期在外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回家后,他“过家才问寝”,急于回家探望家人,而“开社急邀朋”则体现了他对乡邻友情的珍视,邻里聚会的热情。

“巷选穷中住,山寻僻处登”描绘了他在贫困中选择简朴生活,以及独自登山寻求宁静的场景,展现出他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两句“维桑坛坫在,雅道赖君兴”暗含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敬仰,认为只有像桑树那样坚韧的品德,才能保持雅正之道,而这种精神正是通过诗人的回归和参与得以传承和振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乡的喜悦,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流露出浓厚的乡情和人文情怀。

词语解释

官曹的意思:官吏办事机关;官吏办事处所。《东观汉记·光武纪》:“ 述 ( 公孙述 )伏诛之后,而事少閒,官曹文书减旧过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影响者行之,官曹文书,世间尺牘,幸不违俗也。” 唐 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谋归》:“官路驱驰易折肱,官曹随处是愁城。” 元 卢挚 《青华观西轩》诗:“琳宇夏天晓,官曹今日闲。”...

过家的意思:(1).还乡。 宋 曾巩 《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诗:“佩印自兹始,过家当少留。” 宋 晁咏之 《贺同州侍郎启》:“伏审抗疏 中山 ,易符左辅,过家上冢,荣动乡邦。”(2).安家,过日子。《解放日报》1942.4.22:“ 孙老汉 的一位另过家的侄儿,要卖掉牛,不做庄稼了。被他狠狠的训了一顿。” 李叔德 《赔你一只金凤凰》:“只要人老实,会过家,肯吃苦,再加上脾气温顺,孝敬老人就行了。”...

僻处的意思:置身于或处于偏远的地方。《战国策·燕策》:“寡人蛮夷僻处,虽大男子,裁如婴儿,言不足以求正,谋不足以决事。”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诗表》:“至止之日,驰心輦轂,僻处西馆,未奉闕庭。” 茅盾 《子夜》三:“她们那座僻处 沪 西的大公园近旁的校舍,似乎也就很象那样的境地。”僻静的地方。如:找个僻处谈谈。...

坛坫的意思:(1).会盟的坛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桓公 朝天下,会诸侯, 曹子 ( 曹沫 )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心于坛坫之上。” 明 宋濂 《燕书》之二三:“ 襄公 曰:‘人皆相率,约君以礼,子奈何欲兴戎乎?坛坫之间,玉帛交错,而使甲士厠之,人其谓我何?’”(2).指谈判场所。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 日本 于此次交涉,以区区一纸恫吓之书,居然索我巨量之权利于坛坫俎豆之间,所获不可谓不丰。”《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公电·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合全国之心,结全国之力,一致对外,犹惧不足以争胜坛坫,保...

廷尉的意思:官名。 秦 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狱。 汉 初因之,秩中二千石。 景帝 时改称大理, 武帝 时复称廷尉。 东汉 以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又称廷尉卿。 北齐 至 明 清 皆称大理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历代职官表》卷二“大理寺”。...

尉官的意思:◎ 尉官 wèiguān[a junior officer] 军衔为尉的低级军官,在校官之下...

维桑的意思:《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毛 传:“父之所树,己尚不敢不恭敬。”后以“维桑”指代故乡。 晋 陆云 《岁暮赋》:“处孝敬於神丘兮,结祗慕於惟桑。瞻山川而物存兮,思六亲而人亡。” 唐 骆宾王 《秋夜送阎五还润州》诗序:“ 阎五官 言返维桑,修途指 金陵 之地; 李六郎 交深投漆,开筵浮白玉之樽。”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诗:“ 白公 是前政, 鲁望 有维桑。” 清 钱曾 《湘灵先生移居》诗:“甲子迁讹昔梦中,维桑回首又春风。”...

问寝的意思:问候尊长起居。 唐 李善 《上<文选>注表》:“ 昭明太子 业膺守器,誉贞问寝。”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圣人何以加孝,朕每怀问寝之思。”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诗之一:“云影觚稜曙色开,鸡鸣问寝大家来。”参见“ 问安视寝 ”。...

雅道的意思:(1).正道;忠厚之道。《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恭惟故府尚书 王公 ,标延雅道,藻耀儒林,业裕匡时,仁周济物。” 清 章学诚 《复崔荆州书》:“今诸縉绅,磨勘月餘,签摘如麻,甚至屡加詆詰嘲笑,全失雅道。”(2).指创作、欣赏诗、书、画等风雅之事。 隋 江总 《庄周画颂》:“丹青可久,雅道斯存。” 唐 郑谷 《寄题诗僧秀公》诗:“近来雅道相亲少,唯仰吾师所得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序》:“ 唐 几三百年,鼎钟挟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