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冲雅虚心亭
宋 · 郑獬
高僧酷爱翠云枝,雨后新阴翠入衣。
为恨烟溪生处远,自寻云径斸将归。
有时风雨斗不解,只恐蛟龙活欲飞。
好向繁梢结秋实,丹山正是凤凰饥。
为恨烟溪生处远,自寻云径斸将归。
有时风雨斗不解,只恐蛟龙活欲飞。
好向繁梢结秋实,丹山正是凤凰饥。
注释
高僧:指修行的僧人。翠云枝:翠绿的树枝,象征生机与清新。
新阴:雨后的嫩叶。
烟溪:烟雾笼罩的溪流。
云径:云雾缭绕的小路。
斸:挖掘。
蛟龙:比喻生机勃勃的事物。
活欲飞:即将破土而出的样子。
繁梢:茂盛的树梢。
秋实:秋天的果实。
丹山:色彩鲜艳的山。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尊贵。
翻译
高僧酷爱翠绿的树枝,雨后的新绿仿佛浸润了他的衣裳。他遗憾溪边烟雾缭绕的地方太过遥远,于是独自寻找云雾小径挖取树枝带回家。
有时风雨交加,他担心树枝会被风雨破坏,蛟龙般的生机似乎要破枝而出。
他希望这些树枝能在繁茂的梢头结出果实,因为丹山上的凤凰正急需食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对翠云枝的喜爱之情。他酷爱这种翠绿的植物,雨后的新阴更显得生机盎然,仿佛翠色都渗透到了他的衣裳之中。他因为喜爱之深而遗憾翠云枝生长在遥远的烟溪边,于是决定亲自沿着云径挖掘一些带回家。
诗中体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执着,即使风雨交加也不放弃获取翠枝的意愿,他担心风雨太大可能会让蛟龙般的植物活生生地飞走。他期待这些翠枝能在繁茂的梢头结出秋实,这不仅能满足他的爱好,也可能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最后,诗人以“丹山正是凤凰饥”作结,暗示翠枝对于凤凰(可能象征着高洁或贤德之人)来说是难得的美食,表达了他对翠云枝美好品质的赞美和珍视。整首诗通过僧人的行为和情感,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