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一)赏析

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一)

明 · 王世贞
三教星月日,精光或相铄。
识者探其真,从乳出酥酪。
么么任蛙紫,法象炳丹雘。
仲氏窥甘源,欣然顶门勺。
至味中自赏,大饱无余嚼。
朝疏发殽函,夕舲下伊洛。
岂伊微罪好,徇此孤臣托。
罝网弥川原,那能篡寥廓。
雁序中所私,鸿冥偕足乐。
世亲皈大乘,其自虽无着。
玄奘梵天来,长捷潜井络。
驾言定录君,仰资太元格。
窃窥远游品,翻与思玄邈。
从义兄则安,当仁尔毋却。
所虞皦皦地,象罔窃真药。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名为《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一)》。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仲氏放弃世俗官职,投身于学道修行的过程,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自然宇宙的深刻理解。

诗的开头“三教星月日,精光或相铄”,以星月日三者象征不同的宗教信仰,暗示了仲氏在探索不同信仰间的精妙之处。接着,“识者探其真,从乳出酥酪”则表明了真正的智慧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如同从牛奶中提炼出奶油一般,需要深入理解和精心提炼。

“么么任蛙紫,法象炳丹雘”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现象比喻,强调了法象(即法度、规则)的重要性,如同丹雘(古代的颜料)一样,为万物赋予色彩和生命。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修行过程中的法度的重视。

“仲氏窥甘源,欣然顶门勺”描述了仲氏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如同品尝到了甘甜的源泉,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他欣然接受知识的浇灌,如同在头顶上接受知识的洗礼。

“至味中自赏,大饱无余嚼”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充实,即使在最深奥的知识面前也能找到自我欣赏的乐趣,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滋养。

“朝疏发殽函,夕舲下伊洛”则展现了仲氏在修行道路上的勤奋和不懈努力,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岂伊微罪好,徇此孤臣托”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愿意成为孤独的修行者,追寻内心的真正归属。

“罝网弥川原,那能篡寥廓”通过比喻,说明了外界的束缚和诱惑难以阻挡修行者追求真理的脚步,即使面对广阔的天地,也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

“雁序中所私,鸿冥偕足乐”借用了雁阵和鸿雁飞翔的形象,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虽然会有个人的喜好和选择,但最终都能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快乐。

“世亲皈大乘,其自虽无着”体现了对佛教大乘教义的认同,认为在修行的道路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和终点,但最终都能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玄奘梵天来,长捷潜井络”提到了著名的唐代高僧玄奘,以及他通过艰苦的旅程,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的故事,象征着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能坚持不懈。

“驾言定录君,仰资太元格”表达了对仲氏的鼓励和支持,希望他能够坚定信念,不断前行,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窃窥远游品,翻与思玄邈”则暗示了在修行的道路上,不仅需要向外探索,更需要向内反思,寻找心灵深处的真理。

“从义兄则安,当仁尔毋却”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遵循正确的道德原则和义理,勇敢地面对挑战,不退缩。

“所虞皦皦地,象罔窃真药”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仲氏的担忧,担心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误解或错误的观念,因此提醒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虚假的知识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仲氏弃官学道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修行者精神成长的关怀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