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
唐 · 郑谷
官舍种莎僧对榻,生涯如在旧山贫。
酒醒草檄闻残漏,花落移厨送晚春。
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
酒醒草檄闻残漏,花落移厨送晚春。
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官舍:官员的住所。莎僧:僧人。
榻:床榻。
生涯:生活。
旧山贫:过去的山居生活,指简朴的生活方式。
酒醒:酒后醒来。
残漏:漏壶滴水声,古代计时器。
移厨:移动厨房的位置。
晚春:春季末期。
水墨画松:用水墨画的松树。
清睡眼:清新视线,形容眼睛明亮。
云霞仙氅:如云霞般的仙人衣裳。
吟身:吟咏诗歌的身体。
霜台:官署,代指官场。
伏首:低头。
归切:强烈的归乡愿望。
逸人:隐逸之人。
翻译
官员宿舍种着莎草,僧人在榻边相伴,生活如同往昔山居的清贫。酒醒后听到漏壶滴水声,春天的花朵凋零,厨房的工作也随着送走晚春时光。
墨色山水画中的松树,仿佛能洗净我朦胧的睡眼,披着云霞般的仙衣,吟诗作赋。
在寒霜笼罩的官署中低头深思归乡之情,不要因为我是隐逸之人,就让我放下渔竿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生活的场景,诗人在官舍种植着莎草,与僧侣对榻而坐,表面上看似平淡,但内心深处却是对旧日山中贫苦生活的怀念。酒醒之后,从草丛中传来残漏之声,花落时移厨送晚春,都是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象征。
诗中“水墨画松清睡眼”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相悖。水墨画中的松树清晰可见,却不能唤醒沉睡的心灵。而“云霞仙氅挂吟身”,则是将诗人的精神状态比作仙气缭绕,通过云霞和仙氅来形容诗人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
最后两句“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迫切思念,以及对那些追随逸乐之人的忠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和深沉的思想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