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儆里言(其二)
明 · 顾允成
贤哉伯玉,五十知非。
惟士希贤,愚敢有违。
惟士希贤,愚敢有违。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顾允成的《求儆里言》之二,通过“贤哉伯玉,五十知非”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及他人的警醒之意。
“贤哉伯玉,五十知非”,伯玉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石碏(伯玉为其字),他以德行高尚、知错能改而著称。五十岁那年,伯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认和改正。这句诗赞扬了伯玉的高尚品德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惟士希贤,愚敢有违”,意思是只有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才有可能达到贤者的境界,而我这样的普通人,不敢违背这样的道德标准。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贤者品德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明了对自己行为的严格要求。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贤者品德的崇敬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强调的自我完善和道德实践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