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志宏见示寒翠亭之作
宋 · 李纲
虚亭枕山麓,万籁如笙箫。
佳哉松竹林,飒然风露秋。
我题亭上名,过客为少留。
所嗟结搆小,未称山光浮。
缅怀琅琊亭,醉翁昔曾游。
今我聊复尔,一洗胸中愁。
数子真好事,佳句相与搜。
会当同胜会,及此月如钩。
佳哉松竹林,飒然风露秋。
我题亭上名,过客为少留。
所嗟结搆小,未称山光浮。
缅怀琅琊亭,醉翁昔曾游。
今我聊复尔,一洗胸中愁。
数子真好事,佳句相与搜。
会当同胜会,及此月如钩。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次韵志宏见示寒翠亭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一座位于山脚下的凉亭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亭中景色的细腻感受。
首句“虚亭枕山麓,万籁如笙箫”以“虚亭”点明了亭子的位置,坐落在山脚下,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接着,“万籁如笙箫”运用比喻手法,将各种自然声音比作笙箫之音,生动地描绘出宁静而和谐的环境氛围。
“佳哉松竹林,飒然风露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亭周围的自然景观,松竹林在秋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秋天的凉爽之中。这里通过“佳哉”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喜爱和赞叹。
“我题亭上名,过客为少留”则展现了诗人在亭上题字的情景,希望路过的人能稍作停留,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邀请过客共享美景的举动,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所嗟结搆小,未称山光浮”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亭子规模较小的遗憾,但同时也强调了亭子虽小,却能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相得益彰,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缅怀琅琊亭,醉翁昔曾游”提到了古代的琅琊亭,以及欧阳修(醉翁)曾经在此游玩的经历,以此来衬托当前亭子的美丽,并表达出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最后,“今我聊复尔,一洗胸中愁”表明诗人通过欣赏眼前的美景,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愁,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数子真好事,佳句相与搜”赞扬了志宏(诗中的另一位诗人)的才华,以及他们共同创作佳句的行为。
“会当同胜会,及此月如钩”表达了诗人期待未来能够与志宏等人再次相聚,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同时预祝这次聚会如同满月一般圆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与友人共享快乐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