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门偶题
唐 · 薛能
淮王西舍固非夫,柳恽偏州未是都。
直到春秋诸列国,拥旄才子也应无。
直到春秋诸列国,拥旄才子也应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淮王:指淮南王刘安,汉代人。西舍:古代王侯的西边住宅。
夫:指帝王或重要人物。
柳恽:南朝梁诗人,此处借指偏远地区的文人。
偏州:地理位置偏远的州郡。
未是都:不是真正的都城。
春秋:指春秋战国时期。
列国:指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
拥旄:手持节旄,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象征权力。
才子:指有才华的文人。
翻译
淮王的西舍本不是君王居所,柳恽所在的偏僻州郡也不是首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所有诸侯国,像这样手持节旄(象征权力)的才子也应该不多见。
鉴赏
诗人通过对比淮王西舍与柳恽偏州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古代诸侯国度的怀念之情。"非夫"和"未是都"的反复使用,强调了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差距,流露出诗人对当下不满以及对往昔的眷恋。
"直到春秋诸列国"一句,则是诗人心中所向往的时代,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的时期。而"拥旄才子也应无"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之世才俊缺失的感慨。这里的"拥旄"形容古代车马仪仗,"才子"则是对有才能者的一种美称。整句意味着在春秋时期,即使是那些拥有才华的人也难以再现。
通过这几句话,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沧桑变迁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