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假太子赏析

假太子

清 · 钱澄之
昔闻燕京亡,诸王已陷贼。
挟之左右随,贼去无消息。
如何妄小儿,憔悴来河北。
云是旧东宫,脱身今返国!宫监无敢认,讲官不相识。
后云王之明,拷讯已吐实。
党人为主使,大狱事罗织!国亡天子走,群小拥登极。
与上同被擒,并侍贤王侧。
贤王偕北还,真伪竟谁测!

鉴赏

这首诗《假太子》由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通过紧凑的叙述,描绘了一段关于真假太子在战乱中的命运变迁。诗中充满了对权力斗争、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反思。

诗的开头便以“昔闻燕京亡”开篇,暗示了背景为战乱时期,燕京沦陷,诸王落入敌手。接着,“挟之左右随,贼去无消息”,描述了真假太子在混乱中被敌人控制,随后敌人离去,真假太子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诗人通过“如何妄小儿,憔悴来河北”一句,表达了对真假太子处境的同情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

“云是旧东宫,脱身今返国!”揭示了真假太子的身份转变,从被囚禁的俘虏到重新获得自由,返回故国。然而,诗中也描绘了他们回归后的尴尬境遇,“宫监无敢认,讲官不相识”,反映了宫廷内外对他们的身份存疑,甚至可能遭受冷落或误解。

“后云王之明,拷讯已吐实”表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通过审讯揭露了事件的真相。接着,“党人为主使,大狱事罗织”揭示了背后的政治阴谋和权力斗争,暗示了真相的揭露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过了曲折的过程。

最后,“国亡天子走,群小拥登极。与上同被擒,并侍贤王侧”描绘了国家灭亡后,天子逃亡,而一群小人则趁机登上权力的顶峰。真假太子与贤王一同被囚,暗示了权力更迭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

“贤王偕北还,真伪竟谁测!”以疑问句结尾,表达了对真假太子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事件的戏剧性,更深入探讨了权力、忠诚、背叛以及人性的多面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