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沅州见故乡父老从戎者与道家乡事多有识先人者因赋此
明 · 薛瑄
边城父老旧乡邻,弭节从容问所因。
绿鬓已应辞故里,白头犹解识先人。
衣衫尚有唐风旧,童稚皆传楚语新。
为说好安耕凿计,只今雨露万方匀。
绿鬓已应辞故里,白头犹解识先人。
衣衫尚有唐风旧,童稚皆传楚语新。
为说好安耕凿计,只今雨露万方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沅州时,遇见了当地的父老,他们曾从军,如今回到故乡,与诗人分享着关于先人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首句“边城父老旧乡邻”,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边城的老乡们,他们熟悉而亲切。接着,“弭节从容问所因”,描述了诗人与这些老人们平静交谈的情景,询问他们为何回到故乡。
“绿鬓已应辞故里,白头犹解识先人”两句,通过对比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状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对家族记忆的传承。年轻人可能已经离开了故乡,但老年人依然记得先人,保持着家族的传统。
“衣衫尚有唐风旧,童稚皆传楚语新”则进一步展现了文化的延续。尽管时代变迁,但老人们的衣着还保留着唐朝的风格,而孩子们则在讲述着新的故事,体现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最后,“为说好安耕凿计,只今雨露万方匀”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居民生活状态的关心,以及对和平年代的感慨。希望他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享受着如同雨露般均匀的恩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乡、历史、文化以及当下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