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礼部倪尚书谦三十韵
俎豆勤为习,文章早致身。
探花年最少,中的士咸宾。
抽史三长著,摛词五采新。
丰城初得剑,郢匠巧持斤。
鸣佩趋丹陛,含香侍紫宸。
大官分御膳,中厩给翔麟。
玉笋联班近,金莲送院频。
青宫推辅导,黄阁掌丝纶。
奉使逾辽左,张旃誓海滨。
皇华明赐服,畅毂被文茵。
劳赠能加敏,咨询更绝伦。
赋诗惭译史,仗节耸夷人。
肃慎遥修贡,扶馀悉效珍。
年劳将进秩,策免竟罹屯。
朔漠兵戈老,边城睥睨春。
圣情怜久故,恩诏起沉沦。
浩荡乾坤德,生全造化仁。
南宫司礼乐,北斗筦喉唇。
出纳惟王命,枢机秉国钧。
小心如履薄,大议独垂绅。
蚀壁俄惊月,骑箕忽在辰。
徒歌引虞殡,何处驾尻轮。
嗣子停分直,交朋忆饮醇。
魂招嗟不返,兰槁尚谁纫。
伊昔歆高谊,常图谒后尘。
荆州那尔识,蒿里贲吾亲。
拜惠谋通刺,闻丧泪满巾。
买丝空欲绣,絮酒奈无因。
落日悲风里,哀吟寄一颦。
鉴赏
此诗《挽礼部倪尚书谦三十韵》是明代史鉴对倪尚书谦的悼念之作。全诗以哀婉之调,颂扬了倪尚书谦的才华、品德与功绩,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首句“异才钟间气”,开篇即点明倪尚书谦非凡的才能,如同天地间独有的灵气汇聚于其一身。接下来的“昭代出名臣”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当世的地位与影响力。
“俎豆勤为习,文章早致身”两句,描绘了倪尚书谦勤奋学习,早年便以卓越的文章成就步入仕途,展现了他勤勉与才华并重的一面。
“探花年最少,中的士咸宾”赞扬了倪尚书谦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尤其是以最年轻的探花身份脱颖而出,赢得了众人的敬仰。
“丰城初得剑,郢匠巧持斤”运用典故,比喻倪尚书谦在政治生涯中初显锋芒,如同宝剑出鞘,郢匠精巧地使用斧斤,暗示其在政务上的精准与高效。
“鸣佩趋丹陛,含香侍紫宸”描绘了倪尚书谦在朝廷中的地位与职责,以及其在君主身边的尊贵与荣耀。
“大官分御膳,中厩给翔麟”通过描述倪尚书谦享受的待遇,展现了其作为朝廷重臣的尊崇与荣光。
“玉笋联班近,金莲送院频”进一步描绘了倪尚书谦在朝堂上的重要位置与频繁参与的重要事务。
“青宫推辅导,黄阁掌丝纶”表明倪尚书谦在辅佐皇帝、管理国家事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奉使逾辽左,张旃誓海滨”描述了倪尚书谦出使边疆,维护国家尊严与和平的壮举。
“皇华明赐服,畅毂被文茵”赞美了倪尚书谦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的智慧与风采。
“劳赠能加敏,咨询更绝伦”赞扬了倪尚书谦在处理政务时的敏锐与高效,以及在咨询决策时的卓越能力。
“赋诗惭译史,仗节耸夷人”表达了倪尚书谦在文学与外交上的成就,以及其对异域人士的影响。
“肃慎遥修贡,扶馀悉效珍”描绘了倪尚书谦在促进边疆地区朝贡与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
“年劳将进秩,策免竟罹屯”感叹了倪尚书谦因年事渐高而晋升受阻,最终却遭遇不幸。
“朔漠兵戈老,边城睥睨春”描绘了边疆的动荡与倪尚书谦晚年生活的艰辛。
“圣情怜久故,恩诏起沉沦”表达了皇帝对倪尚书谦的深切关怀与追思。
“浩荡乾坤德,生全造化仁”赞美了倪尚书谦高尚的品德与对生命的尊重。
“南宫司礼乐,北斗筦喉唇”描绘了倪尚书谦在文化与政治领域的深远影响。
“出纳惟王命,枢机秉国钧”赞扬了倪尚书谦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小心如履薄,大议独垂绅”形容了倪尚书谦在处理大事时的谨慎与庄重。
“蚀壁俄惊月,骑箕忽在辰”表达了对倪尚书谦突然离世的震惊与哀痛。
“徒歌引虞殡,何处驾尻轮”表达了对倪尚书谦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无法再见到的遗憾。
“嗣子停分直,交朋忆饮醇”描绘了倪尚书谦去世后,家人与朋友的哀伤与怀念。
“魂招嗟不返,兰槁尚谁纫”表达了对倪尚书谦灵魂的哀悼,以及对其精神的怀念。
“伊昔歆高谊,常图谒后尘”回忆了与倪尚书谦交往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其高尚情谊的怀念。
“荆州那尔识,蒿里贲吾亲”表达了对倪尚书谦逝世的哀痛,以及对其家庭的哀悼。
“拜惠谋通刺,闻丧泪满巾”描绘了得知倪尚书谦去世的消息后,史鉴的悲伤与泪水。
“买丝空欲绣,絮酒奈无因”表达了对无法为倪尚书谦制作纪念品的遗憾,以及无法为其举行酒宴的无奈。
“落日悲风里,哀吟寄一颦”描绘了在夕阳西下的悲风中,史鉴通过哀吟表达对倪尚书谦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华丽,通过对倪尚书谦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