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读先太傅宁远伯传敬赋长律十四韵赏析

读先太傅宁远伯传敬赋长律十四韵

清 · 李锴
有汉推猿臂,前朝重虎臣。
茧丝宁作障,执秩足其民。
半壁凭榰柱,群陬失抚循。
蛮氛裁左戢,羌事复西论。
雷火先声疾,乾坤血战频。
竞传边立靖,敢信策称神。
维嬖疑诛赏,论功屡屈伸。
直将成贝锦,谁肯恤劳薪。
献纳更三相,权衡赖一人。
廉颇容善饭,新息偶全身。
异代山河改,王家典籍新。
语方崇起剪,名竟躐甘陈。
小子诚无赖,穷年不自振。
匣中遗故剑,每夜泣风尘。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对先太傅宁远伯的传记进行感怀,以长律十四韵的形式表达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

首先,“有汉推猿臂,前朝重虎臣”,开篇即以“猿臂”和“虎臣”来赞美宁远伯的勇猛和才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他的非凡之处。

接着,“茧丝宁作障,执秩足其民”,通过“茧丝”这一比喻,表达了宁远伯在治理国家时的智慧与能力,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半壁凭榰柱,群陬失抚循”,这里运用了“支柱”和“抚循”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宁远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稳定局势的英雄气概。

“蛮氛裁左戢,羌事复西论”,描述了宁远伯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智慧与策略,成功地平定了边疆的纷争。

“雷火先声疾,乾坤血战频”,通过“雷火”和“血战”的对比,突出了宁远伯在战争中的英勇与果敢。

“献纳更三相,权衡赖一人”,赞扬了宁远伯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他对于国家治理的贡献。

“廉颇容善饭,新息偶全身”,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宁远伯宽容大度、保全自身的同时也维护国家利益的赞赏。

“异代山河改,王家典籍新”,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但宁远伯的功绩和精神依然被后人铭记,影响深远。

“语方崇起剪,名竟躐甘陈”,表达了对宁远伯崇高品德和卓越功绩的推崇,同时也暗含对后世评价的反思。

最后,“小子诚无赖,穷年不自振。匣中遗故剑,每夜泣风尘”,诗人以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虽无才无能,却仍心存敬仰之情,如同宁远伯留下的“故剑”,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坚守着对英雄的怀念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宁远伯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也体现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以及对个人品格与国家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