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石龙山
泥沙排异质,烟雾失奇踪。
槛竹秋阴覆,阶苔夕雨封。
鳌溪未能往,凝想最高峰。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赋石龙山》描绘了一块形态奇特的石头,它像龙一样峥嵘耸立在柳氏堂前。石头在泥沙中卓尔不群,烟雾缭绕中更显得神秘难寻。栏杆边的竹子在秋日的阴凉下覆盖着它,台阶上的青苔则在傍晚的雨后增添了几分幽深。诗人未能亲自前往鳌溪探索,但心中对这石龙山的巅峰景象充满了深深的向往和凝想。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石头的气势与环境的和谐,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
词语解释
高峰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高的山峰。 (2) (名)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把革命推向胜利的高峰。(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高(峰...
高峰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高的山峰。 (2) (名)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把革命推向胜利的高峰。(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高(峰...
泥沙的意思:◎ 泥沙 níshā[mud and sand] 泥土沙石。用之于泥沙。——唐· 杜牧《阿房宫赋》...
凝想的意思:凝思。 唐 曹唐 《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诗:“ 崑崙 凝想最高峰, 王母 来乘五色龙。”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但行住坐卧,专精凝想,庶其有所遇乎?” 明 何景明 《画鹤赋》:“拂练光而凝想,挹绘采而生怜。”《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 王臣 沉思凝想了半日,忽想到假 王福 左眼是瞎的,恍然而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八:“今日閒愁为 洞庭 ,茶花凝想吐芳馨。” 叶圣陶 《未厌集·夜》:“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同时搔着头皮,知道有下文。”...
堂前的意思:(1).正房前面。 汉 无名氏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2).正厅。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翠莲 ﹞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
烟雾的意思:◎ 烟雾 yānwù[smoke;mist;vapour;smog] 烟、雾、云、气的泛称山谷里烟雾缭绕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异质的意思:(1).特异的资质、禀赋。《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以军师 华歆 为御史大夫”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 清 刘大櫆 《蝠巢翁传》:“翁生而有异质。”(2).指某种材料的特异质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清 戴名世 《绿荫斋古桂记》:“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异质辱於匹夫之手者多矣!”(3).不同资质。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贤圣殊品,优劣异质。”(4).指形体不同。《文选·木华<海赋>》:“瑕石诡暉,鳞甲异质。” 李善 注:“异质,...
崭岩的意思:亦作“嶃巖”。1.高峻的山崖。 汉 班固 《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蹷嶃巖,鉅石隤。”(2).尖锐貌;峻险不齐。《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深林巨木,崭巖参差。” 颜师古 注:“崭巖,尖鋭貌。”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山壁崭巖断復连,清流澄澈俯 伊川 。”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浮石》:“石之出水也,本甚崭巖不齐。 绍兴 甲子岁,两 浙 大水漫灭垠岸,浮石没焉。水退石仍出,而崭巖者皆去,盖为猛浪沙石之所淙凿乃此圜浑也。”...
竹秋的意思:宋 赞宁 《笋谱》:“凡百穀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时令·二月》:“二月为竹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