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兢补阙赴京
唐 · 贯休
乱离吾道在,不觉到清时。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
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
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乱离:战乱离散。吾道:我坚守的道路。
清时:太平时期。
得句:得到佳句。
雪岳:下雪的山岳。
玉墀:玉石台阶。
冷惊:寒冷令(蝉声)惊断。
蝉韵:蝉鸣的声音。
火云:炽热的云朵。
倘遇:如果遇到。
南来使:从南方来的使者。
所之:去向。
翻译
在战乱中我坚守自己的道路,不知不觉已到了太平时期。在下雪的山岳间得到佳句,此刻送你登上那玉石台阶。
寒冷让蝉的鸣声中断,凉意触动了炽热的云朵消散。
如果遇到从南方来的使者,请别忘了询问他的去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苦与自然景象的交织,颇有深意。开篇“乱离吾道在,不觉到清时”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的无为之境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常感受。
接着,“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中,雪岳与玉墀皆是高洁之物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这里的“送君”二字,也突显了离别之情。
“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一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冷清而萧索的情感氛围。蝉鸣声冷,意指已至深秋;火云隳裂,暗示天气转凉,这些都是离别时节的写照。
最后,“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这里的“南来使”,可能是指从南方来的人,而“无忘问所之”则是在询问彼此的近况,透露出一种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幽深,以自然景象烘托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和对远方消息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