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天津公园登高复过李公祠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疏林亦解纵秋声,堆阜填胸故未平。
如此登高元失路,何须感事任孤行。
兵戈豺虎天休问,羁绁君臣世所轻。
四十年来老宾客,荒祠犹怆夕阳明。
如此登高元失路,何须感事任孤行。
兵戈豺虎天休问,羁绁君臣世所轻。
四十年来老宾客,荒祠犹怆夕阳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孝胥在九日登高天津公园时的感慨。首句“疏林亦解纵秋声”以秋风吹过稀疏树林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第二句“堆阜填胸故未平”,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郁结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接着,“如此登高元失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似乎找不到前行的方向。他质疑自己为何还要独自承受世事的困扰,“何须感事任孤行”。这里的“感事”可能指的是国家动荡、社会变迁等大事。
“兵戈豺虎天休问”暗指战乱频仍,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诗人对此感到无力改变,只能选择沉默。“羁绁君臣世所轻”则揭示了当时政治体制下的无奈与悲哀,君臣关系如同囚禁,受到世人轻视。
最后两句“四十年来老宾客,荒祠犹怆夕阳明”,诗人以个人的四十年经历为背景,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成为年迈的游子,路过李公祠时,面对夕阳映照的荒凉祠堂,不禁生出沧桑之感,流露出深深的哀伤和历史的沉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