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岭关书所见
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
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
青云玉立三千丈,元只东山意气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岭关的壮丽景色与复杂情感。首句“轧轧旃车转石槽”,以生动的声响和形象,展现了车辆在崎岖山路中艰难行进的情景,隐喻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接着,“故关犹复戍弓刀”一句,点明了边关的军事重地,以及守卫者的英勇与坚韧。
“连营突骑红尘暗”描绘了军营密集,战马奔腾,尘土飞扬的战场景象,充满了紧张与激烈的氛围。“微服行人细路高”则从另一个角度,通过细微的观察,展现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他们或许身着便装,小心翼翼地在狭窄的山路上行走,寻求安全。
“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即使化为尘土,也不应自怨自艾,更不愿再遭遇凶残的敌人,寻找安宁成为人们的共同期盼。
最后,“青云玉立三千丈,元只东山意气豪”以雄伟的自然景观象征着理想与豪情,尽管现实充满挑战,但人们心中仍怀有崇高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如同挺立于云端的高山,展现出东山再起的豪迈气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岭关的描绘,展现了边关的壮丽与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理想的向往,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豪情。
词语解释
豺虎的意思:(1).豺与虎。泛指猛兽。《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晋 张载 《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山豗谷汹豺虎嘷,万木尽拔乘波涛。” 清 陈鹏年 《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2).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汉 王粲 《七哀诗》:“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是中国与豺...
车转的意思:(1).用车转运。《史记·秦本纪》:“ 晋 旱,来请粟……以船漕车转,自 雍 相望至 絳 。”(2).旋转。 田野 《火烧岛》:“她立刻像闪电一般,车转身来。” 沙汀 《闯关》三:“司令员严重的嘱咐着,随又车转身去,笑着拍拍 左嘉 的肩头。他请 左嘉 放心。”...
虫沙的意思:比喻战死的兵卒。亦泛指死于战乱者。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子蛮貊而虫沙附,甲忠信而鬐鬣张。” 金 元好问 《酬中条李隐君邦彦》诗:“虫沙非故国,人物自名流。” 清 赵翼 《灵谷寺》诗:“於兹建道场,普度虫沙族。” 郁达夫 《三月初九过岳王墓下改旧作》诗:“虫沙早已丧三镇,猿鹤何堪张一军。”参见“ 虫沙猿鹤 ”。...
东山的意思:(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服行的意思:施行,实行。《书·说命中》“ 説 乃言惟服” 孔 传:“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宋 叶适 《母杜氏墓志》:“幸而免於死,而气力寡弱,不足以服行遗训,又恐以终无自见於世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妇言:‘一言当终身服行,何俟再三!’”...
故关的意思:古代的关隘。 北周 庾信 《别周尚书弘正》诗:“ 扶风 石桥北, 函谷 故关前。” 唐 耿湋 《送王润》诗:“相送临寒水,苍然望故关。”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红尘的意思:[释义](名)旧指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 [构成]偏正式:红(尘 [例句]看破红尘。(作宾语)...
连营的意思:(1).扎营相连。《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 备 兵东下,与 权 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餘里。”《北史·宇文护传》:“ 护 连营渐进,屯军 弘农 。”(2).指连绵不绝的营寨。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诗:“ 函谷 絶飞鸟, 武关 护连营。”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沿江数十里,连营高垒起。”(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贯索九星在其前,贱人之牢也……一曰连营,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强也。”...
千丈的意思:极言其长、高、深。《史记·货殖列传》:“薪稾千车,船长千丈。”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壁立千丈,峯横万仞。”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青云的意思:[释义](名)比喻显要的地位。 [构成]偏正式:青(云 [例句]平步青云。(作宾语)[同音]卿云...
三千的意思:(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
山意的意思:山的情态。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金 元好问 《山居》诗:“野阴添晚重,山意向秋多。”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烂柯纪梦》:“云烟缥缈,山意悠闲。”...
石槽的意思:(1).石制的水槽。《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成 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於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 《华佗别传》:“有妇人长病经年,冬十一月中, 佗 令坐石槽中,平旦用寒水汲灌,云当满百。”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乐寺》:“ 义井里 北门外有丛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廕,多有憩者。”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今舟中女校书度曲,动輒乱拨石槽,以倚和其韵,虽有巧者时变新声,究不足与言乐也。”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有无名子赠 福来 ...
突骑的意思: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汉书·晁错传》:“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 匈奴 之众易挠乱也。” 颜师古 注:“突骑,言其驍鋭,可用衝突敌人也。”《魏书·皮豹子传》:“愿遣 高平 突骑二千,賫粮一月,速赴 仇池 。” 金 元好问 《岐阳》诗之一:“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清 钱谦益 《顺天府蓟州遵化县知县顾天宠授文林郎制》:“尔为令廉辨得民, 渔阳 突骑,皆尔赤子。”...
微服的意思:◎ 微服 wēifú[(of officials) wear plain-clothes] 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分而改穿的平民便服;服装孔子不悦于 鲁卫,遭 宋恒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行。——《孟子·万章》齐恒公微服以巡民家。——《韩非子·外储说》微服私访...
细路的意思:狭小的路径。 唐 杜甫 《山寺》诗:“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明 文徵明 《题画》诗:“盘盘细路入云长,两涯对起悬飞梁。”...
行人的意思:◎ 行人 xíngrén[pedestria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意气的意思:◎ 意气 yìqì(1) [will and spirit]∶志向与气概意气风发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pirit;expression]∶精神;神色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3) [interest]∶志趣意气投合(4) [personal prejudice]∶偏激、任性的情绪意气用事...
玉立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轧轧的意思:◎ 轧轧 gágá[scrunch] 象声词,形容机器车轮里的轴承,齿轮等运转挤压时发出的连续的声响...
旃车的意思:毡篷车。 唐 韩愈 《画记》:“犬羊狐兔麋鹿共三十,旃车三两。”...
转石的意思:(1).转动石块。 汉 张衡 《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环绕石山。 金 张斛 《寓中江县楼》诗:“ 武江 斜转石, 文岫 独参天。”...
东山意的意思:谓退隐的心愿。 唐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诗:“闻君 东山 意,宿习紫芝荣。” 唐 贾至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诗:“沉吟 东山 意,欲去芳嵗晚。”参见“ 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