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贫居自述(其十二)赏析

贫居自述(其十二)

明 · 李孔修
随分山林老布袍,情怀颇自涉风骚。
狂吟不觉诗名播,放饮可妨酒价高。
造化磨人千古病,乾坤纵我百年豪。
挑灯细读钱神论,清白何曾愧老褒。

鉴赏

这首诗《贫居自述(其十二)》由明代诗人李孔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首联“随分山林老布袍,情怀颇自涉风骚。”开篇即以“随分”二字点出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身着简朴的布袍,却能自得其乐,沉浸于风雅之事。这里的“风骚”借指文学艺术,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贫居,但内心充盈,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和追求。

颔联“狂吟不觉诗名播,放饮可妨酒价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率性。他自由地吟诗作赋,不为世俗的眼光所拘束,以至于名声渐播,却也毫不在意;他放怀畅饮,酒价之高亦不妨碍他的兴致。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超然物外、随心所欲的生活情趣。

颈联“造化磨人千古病,乾坤纵我百年豪。”则转入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造化)虽然可能给人带来长久的困扰,但天地之间给予他百年的豪情壮志,让他得以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诗意与豪迈。这里既有对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有对生命价值的积极追求。

尾联“挑灯细读钱神论,清白何曾愧老褒。”最后以一个反问句收尾,诗人深夜挑灯阅读关于“钱神”的论述,看似对金钱有所思考,实则是在强调自己的清白与坚守。即使在物质诱惑面前,他也未曾有过愧疚之心,表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坚定的道德立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以及道德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