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上范质公先生(其三)赏析

上范质公先生(其三)

明 · 申佳允
倚伏飞潜愿力能,雍雍凤鸟九霄层。
孤臣折槛原无党,众正弹冠赖有朋。
廊庙此时瞻北斗,秦淮久已挂秋罾。
萧萧忧国霜花老,莫向寒烟忆笠僧。

鉴赏

这首明代申佳允的诗《上范质公先生(其三)》以飞翔的凤鸟比喻主人公的志向高远,展现了对范质公先生的敬仰之情。"倚伏飞潜愿力能"一句,表达了对范质公既有深藏不露的智慧,又有翱翔天际的抱负的赞美。"孤臣折槛原无党,众正弹冠赖有朋",通过孤臣坚守原则的形象,强调了范质公的公正无私和团结同志的能力。

"廊庙此时瞻北斗",将朝廷比作殿堂,范质公如同北斗星般指引方向,象征他在国家政坛的重要地位。"秦淮久已挂秋罾",则借秦淮河的秋渔景象,暗示时局变迁,但范质公的忠诚如秋网般稳固。最后两句"萧萧忧国霜花老,莫向寒烟忆笠僧",以霜花形容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苍老,表达了诗人对范质公深深的忧虑和对他的劝诫,希望他不要过于忧虑国事,也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回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范质公的描绘,寄寓了对贤臣的期待和对国家的关切。

词语解释

北斗的意思:◎ 北斗,北斗七星 Běidǒu,Běidǒuqīxīng[Big Dipper]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天权(δ)是三等星以外...

此时的意思: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弹冠的意思:...

飞潜的意思:指鸟和鱼。 宋 沉括 《熙宁十年谢早出表》:“陛下德同天地,施及飞潜。” 明 刘基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诗之二:“飞潜各有适,分得无外徼。”...

凤鸟的意思:凤凰。传说中的瑞鸟。《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十:“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孤臣的意思:(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清 丘逢甲 《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 孤臣孽子 ”。(2).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久已的意思:◎ 久已 jiǔyǐ[long ago] 早已;早就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九霄的意思:(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 江暮雨连 三峡 , 剑 壁危梁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2).道家谓仙人居处。《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张铣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 唐 李白 《明堂赋》:“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王琦 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

廊庙的意思:[释义](名)〈书〉指朝廷。 [构成]并列式:廊+庙 [例句]以报廊庙。(作宾语)...

力能的意思:犹能力。《后汉书·班超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故 汉 世有发愤张胆,争膏身於夷狄以要功名,多矣。”《宋史·杨存中传》:“ 存中 魁梧沉鷙,少警敏,诵书数百言,力能絶人。”...

秦淮的意思:河名。流经 南京 ,是 南京市 名胜之一。相传 秦始皇 南巡至 龙藏浦 ,发现有王气,于是凿 方山 ,断长垄为渎入于 江 ,以泄王气,故名 秦淮 。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 秦淮 。” 元 傅若金 《金陵晚眺》诗:“城下 秦淮 水,年年自落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 秦淮 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顷余侨居 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

霜花的意思:亦作“ 霜华 ”。1.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唐 戴叔伦 《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羣山雨气昏。”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 杜鹏程 《铁路工地上的深夜》:“ 老赵 把住方向盘望着前方,公路两旁的小树和枯草上挂满霜花。”(2).皎洁的月光。 唐太宗 《秋暮言志》诗:“朝光浮烧夜,霜华浄碧空。”(3).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 明 夏完淳 《钱漱广为余内兄弟死绝句》之五:“看君壁上龙鸣剑,依旧霜花夜夜深。” 清 陆楣 《满江红·松...

无党的意思:不结党,不徇私。《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左传·僖公九年》:“亡人无党,有党必有讎。” 唐 韩愈 《明水赋》:“足以验圣贤之无党,天地之至公。”...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倚伏的意思:◎ 倚伏 yǐfú[depend for existence and lie hidden] 依存隐伏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雍雍的意思:(1).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参见“ 雝雝 ”。(2).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 汉 蔡邕 《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 王闿运 《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3).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 清 王韬 《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

忧国的意思: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愿力的意思:(1).佛教语。誓愿的力量。多指善愿功德之力。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赞》:“参差各随,愿力密迹。”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岳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呜呼!岂生能全吾真,故死不速朽,将有愿力耶!” 宋 范成大 《福胜阁》诗:“劫火不能侵愿力,岿然独似 汉 灵光 。”(2).泛指意愿之力。 张难先 《日知会始末》:“类皆道德高尚,愿力弘大,当能本 基督 救世之旨,同情吾辈。”...

折槛的意思:汉 槐里 令 朱云 朝见 成帝 时,请赐剑以斩佞臣 安昌 侯张禹 。 成帝 大怒,命将 朱云 拉下斩首。 云 攀殿槛,抗声不止,槛为之折。经大臣劝解, 云 始得免。后修槛时, 成帝 命保留折槛原貌,以表彰直谏之臣。见《汉书·朱云传》。后世殿槛正中一间横槛独不施栏干,谓之折槛,本此。后用为直言谏诤的典故。 唐 李嘉祐 《故燕国相公挽歌》之一:“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元 宇文虚中 《古剑行》:“嶙峋折槛霽天威,将军拜伏姦臣泣。” 清 龚自珍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狱》诗:“九重容折槛,万死待...

众正的意思:(1).谓为众人表率。《易·师》:“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2).引申为群吏。《书·酒诰》“百僚庶尹” 孔 传:“百官众正及次大夫服事尊官,亦不得逸。”(3).众多合于正道之事。《汉书·刘向传》:“杜闭羣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