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驯鹿篇赏析

驯鹿篇

明 · 黄衷
暖食夭夭涧边草,寒食畇畇亩中稻。
气闲性逸致食谁,无乃园夫与田老。
食人之食解人意,呈瑞衔花说仙岛。
变苍为白记千年,作颂陈图贻寿考。
腾麛戏牝亦自适,伎伎牲牲炫文藻。
呼来喝去足调笑,仰首呦呦向晴昊。
我今哀汝狎且驯,始为玩物终杀身。
大地无处无松筠,何不自牧南山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驯鹿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开篇以“暖食”和“寒食”对比,暗示季节更替,引出对田野间生长的植物和劳作的农人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田园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气闲性逸”描绘了动物与人的相处状态,强调了“人之食”的重要性,以及动物对人类的理解与回应。

“呈瑞衔花说仙岛”一句,赋予了动物以神秘色彩,仿佛它们能传达某种超乎寻常的信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想象力。而“变苍为白记千年”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意义,通过“作颂陈图贻寿考”,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与智慧传承下去。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腾麛戏牝”描绘了驯鹿的自由与快乐,同时“伎伎牲牲炫文藻”则可能暗喻了人类社会的繁复与装饰。通过“呼来喝去足调笑,仰首呦呦向晴昊”,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互动,以及它们对自然的向往和适应。

最后,“我今哀汝狎且驯,始为玩物终杀身”表达了诗人对驯化动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思。在“大地无处无松筠,何不自牧南山春”中,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似乎在呼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让动物回归其自然栖息地,享受自由与春天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存的画面,还蕴含了对生命意义、自然法则以及人类行为伦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