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岳宿半山寺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绝顶先秋零百草,半山回暖郁千松。
下层自有留人处,何必崎岖到上封。
下层自有留人处,何必崎岖到上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岳半山寺的自然景观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首句“绝顶先秋零百草”,诗人以“绝顶”点明了所处之地的高峻,而“先秋零百草”则描绘了在秋天来临之前,山顶的百草已经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次句“半山回暖郁千松”,对比上一句,这里描述的是半山腰的温暖与生机,千株松树郁郁葱葱,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季节变换的奇妙。
第三句“下层自有留人处”,诗人转向对半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赞美,暗示即使在山的更低处,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可能是指寺庙的建筑、周围的风景或是某种精神上的慰藉,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
最后一句“何必崎岖到上封”,诗人通过反问,强调了不必非要攀登至山顶才能欣赏美景或获得满足感,半山寺及其所在的地方已经足够令人陶醉,体现了对当下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岳半山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一种人生哲理,即不必追求极致,平凡之处同样可以发现美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