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赵秀才竹里二首(其二)赏析

挽赵秀才竹里二首(其二)

明 · 于慎行
连年家难剧,双泪日沾缨。
已叹无兄弟,谁堪丧友生。
延陵荒草合,管子旧台倾。
更甚山阳路,空闻笛里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挽赵秀才竹里二首(其二)》,通过哀悼逝去的友人赵秀才,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与怀念之情。

首句“连年家难剧”,点明了连续多年的家庭困境,暗示了友人生前经历的艰难岁月。接着“双泪日沾缨”一句,以泪沾衣带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友人的离世而倍感悲伤的情状,强化了哀悼的情感。

“已叹无兄弟,谁堪丧友生。”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失去亲朋好友的痛苦,将个人的悲哀放大到社会关系的层面,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失去的不可弥补。

“延陵荒草合,管子旧台倾。”这里运用典故,借用了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季札(延陵季子)在朋友去世后,前往吊唁,却发现朋友的墓地荒草丛生,象征着友情的消逝和逝者的寂寞。同时,“管子旧台倾”则可能暗指赵秀才的故居或纪念物已经破败,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

最后,“更甚山阳路,空闻笛里声。”“山阳路”出自汉末文学家蔡邕的《琴操》中的《高山流水》故事,此处借指友人离世后的寂静之路,与笛声形成对比,笛声虽空灵悠扬,却无人倾听,象征着友人离世后的孤独与寂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典故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