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万松涵月歌赏析

万松涵月歌

清 · 顾太清
青天皓月悬明珠,中涵松影千万株。
森森林立无边隅,幽阴如闻天籁呼。
浓皴淡染谁所濡,粗枝密叶参天铺。
其质滑腻美且都,文登大理人所谀。
贵来方与凡石殊,天开画本应难模。
微云一抹如有无,远山掩映疑蓬壶。
其中应结仙人庐,世间日月自征徂。
惟此松能常不枯,可谓寿矣天地俱。
儿之所好能不愚,毡包载归以献吾。
自勺清泉涤泥涂,天生灵物岂容污。
斫木为架覆以幠,相对不忍离须臾。
恨不将身入画图,片石珍重抵琼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松林的画卷,宛如明珠高悬于青天之上,松影倒映在皓月之中,形成千万株松树的壮观景象。松林密集而无边,营造出深邃的幽暗,仿佛能听到自然之声。画面的渲染技法细腻,既有浓墨重彩,又有淡雅勾勒,如同经过精心润色。松树粗壮繁茂,质地光滑美丽,被文登大理之人赞美。

诗人强调松树的珍贵,它超越了平凡的石头,仿佛出自天工,难以复制。淡淡的云彩和远处的山峦增添了神秘感,让人联想到仙境。松林中似乎隐藏着仙人的居所,日月在其间流转,显示出松树的永恒生命力。诗人感慨,如此长寿的松树,实乃天地间的瑰宝。

他表达对松树的喜爱,不惜用毡包将其载回,珍视如琼瑶。他还用水洗净松的尘土,认为这样的灵物不容玷污。最后,诗人用木架搭建亭子保护松树,对其爱不释手,甚至希望能与之共处,恨不得自己也能入画。整首诗赞美了松树的美和神韵,流露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