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芦
宋 · 李纲
达磨当时一苇杭,栖栖暗度白沙江。
不知双履归何处,吸尽西江属老庞。
不知双履归何处,吸尽西江属老庞。
鉴赏
这首诗《过长芦》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达摩祖师渡江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
首句“达磨当时一苇杭”,以“一苇杭”这一典故,形象地描述了达摩祖师乘着一根芦苇渡江的情景,既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修行精神,也暗示了他孤身求法的坚定决心。
次句“栖栖暗度白沙江”,进一步描绘了达摩在夜色中悄悄穿越白沙江的画面,这里的“栖栖”二字,既有忙碌之意,也有不安之感,生动地表现了达摩在寻求佛法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
第三句“不知双履归何处”,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达摩最终归宿的思考,似乎在问:他所追求的真理与解脱,究竟将引领他走向何方?这不仅是对达摩个人命运的探寻,也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吸尽西江属老庞”,以夸张的手法,想象达摩汲取了整个西江的智慧,成就了老庞(可能指禅宗大师)的地位。这里不仅赞扬了达摩的智慧与成就,也暗含了后人对其精神传承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达摩渡江故事的再现,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哲学与宗教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真理和修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先贤智慧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