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韶州
唐 · 宋之问
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
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
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
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
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
直禦魑将魅,宁论鸱与鸮。
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
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
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
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
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
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
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
直禦魑将魅,宁论鸱与鸮。
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
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
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炎徼:炎热的边疆。回瞻:回头眺望。
乡路:归乡的道路。
珠厓:古代对海南岛的别称,此处指偏远地区。
天外郡:形容极其遥远的地方。
铜柱:汉代马援在交趾立的铜柱,作为疆界的标志。
日夜:白天黑夜。
清明:晴朗。
春冬:春季和冬季。
雾雨饶:多雾多雨。
大火:极热的气候或环境。
瘴江:指南方多瘴气的河流。
触影:影子接触(比喻细微的刺激)。
含沙怒:比喻环境恶劣,连影子触地都能引起愤怒。
逢人:遇见行人。
女草:传说中会随人行动而摇动的草,比喻事物反应灵敏。
露浓:露水浓重。
菌湿:菌类因湿度大而显得湿润。
风飓:强烈的风,飓风。
船飘:船只在风中飘摇不定。
直禦:直接对抗。
魑将魅:魑魅魍魉,泛指各种妖魔鬼怪。
宁论:何须谈论,不必区分。
鸱与鸮:都是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邪恶之人。
虞翻:三国时期吴国学者,以忠贞著称。
思报国:思念报效国家。
许靖:东汉末年名士,曾辗转多地最终归附蜀汉。
愿归朝:渴望回到朝廷。
绿树:形容树木葱郁。
秦京道:通往京城的道路,这里借指北方的道路。
青云:高远的云天,比喻高尚的志趣或出仕为官。
故园:故乡。
长在目:常常在眼前浮现。
魂去:灵魂离去,比喻去世。
不须招:不需要召唤,表示心已归属故土。
翻译
穿越炎热的边疆之路似乎要走到尽头,回头眺望,归乡的路途却如此遥远。珠崖郡仿佛位于天边之外,铜柱是海南方向的标志。
这里很少有晴朗明媚的日子,春冬两季多是雾和雨。
亲身经历了酷热的煎熬,面容在充满瘴气的江边日渐消瘦。
哪怕是影子触及沙地都会激起愤怒,遇见人时路边的草都像在颤抖。
露水浓重,可见菌类湿润,飓风让人感觉船只在飘摇。
直接对抗着妖魔鬼怪,哪还顾得上区分恶鸟与猫头鹰。
虞翻思念报效国家,许靖渴望回归朝廷。
回想那通往秦京的道路上绿树成荫,洛阳的桥梁横跨在碧蓝的云天下。
故乡的景象常在心中浮现,魂魄无需召唤,已心向故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怀念之情。开篇“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两句,设定了诗人身处遥远异地,对故乡道路的深切思念。"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写出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但这些自然之美并未减轻诗人的乡愁。
接着,“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带来的无常感,以及对天气变化的细腻观察。"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则是诗人在长途跋涉中所承受的身体与精神上的磨难。
"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与对命运的抗争。"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则是旅途中的具体感受,表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接下来的“直禦魑将魅,宁论鸱与鸮。”两句,通过神秘古怪的动物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自然力量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忧虑。"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表露了诗人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和平息安宁的心愿。
最后,“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两句,以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结束,表达了对故土深情的眷恋。"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则是诗人即使身处远方,但心中始终有着那片不能忘怀的土地。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对家乡深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