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谢廷循作山水(其二)赏析

题谢廷循作山水(其二)

明 · 杨士奇
秋日明锦树,秋水漾轻舻。
得鱼足充庖,亦足供酒壶。
青山常为邻,白鸥常为徒。
不识簪缨贵,焉知忧与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秋日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景与生活的闲适。

首句“秋日明锦树”,以“明”字点出秋日阳光的明亮,以“锦树”形容树木在秋光中呈现出的鲜艳色彩,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接着,“秋水漾轻舻”一句,通过“漾”字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轻舟悠然漂荡的情景,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得鱼足充庖,亦足供酒壶”两句,转而描写渔人生活的一幕。诗人通过“得鱼”这一日常小事,展现了渔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自然馈赠的美好。这两句不仅体现了生活的实际需求,也蕴含着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青山常为邻,白鸥常为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情怀。青山作为邻居,白鸥作为伴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内心的自由追求。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不识簪缨贵,焉知忧与虞”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认为,不了解那些身居高位者的烦恼,又如何能理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呢?这不仅是对官场生活的讽刺,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取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展现,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