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其一)赏析

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其一)

宋 · 刘克庄
病翁岁晚朋从绝,细读高文面发惭。
士贵切磋宁独学,僧虽苦硬有同参。
名堂盖取伦之五,开径那无益者三。
见说户庭来不拒,傥分半席待樗庵。

注释

病翁:年迈的老人。
绝:极少,稀少。
高文:高深的文章。
惭:感到惭愧。
士:读书人。
切磋:相互研讨,互相学习。
宁:岂,难道。
僧:和尚。
名堂:指社会地位或声誉。
伦:伦理道德。
五:指五伦: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益者:有益的人。
户庭:家庭,庭院。
拒:拒绝。
傥:倘若,假如。
半席:一半座位,表示谦虚的邀请。
樗庵:作者的自谦之词,或友人的别称。

翻译

年迈病人朋友稀少,阅读高深文章感到惭愧。
读书人贵在相互研讨,岂能独自学习?和尚虽然清苦,也有志同道合之人。
名声源于五伦中的敬老,怎能拒绝有益的交往?
听说你家门庭开放,哪怕只有一半座位,我也愿意分享你的清谈之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晚年时对朋友渐行渐远的哀愁,以及他对高水平文学作品的自谦态度。

"病翁岁晚朋从绝,细读高文面发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暮年之际,身患疾病,旧友逐渐离去,同时通过阅读高水平的文章,他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感到羞愧。

"士贵切磋宁独学,僧虽苦硬有同参。" 这两句强调了士人应当不断磨砺技艺,即使是出家为僧的人也要持之以恒地修行。

"名堂盖取伦之五,开径那无益者三。" 这里可能是在提到某种选择或评选的标准,比喻性的表达了对人才或事物的筛选和评价。

"见说户庭来不拒,傥分半席待樗庵。" 这两句则展现了一种宽容和接纳他人的态度,即无论何人前来,都不会拒绝,甚至愿意分享自己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文学、修行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