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三)
宋 · 苏轼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注释
乱山:形容山峦错杂,密集。晓:早晨。
拥:环绕,包围。
千层:形容山多且密集。
睡美:熟睡。
初凉:微凉的早晨。
撼:摇动,震动。
不应:不回应,指未被唤醒。
昨夜:昨晚。
酒行:饮酒畅谈。
君:你。
屡叹:多次叹息。
定知:必定知道。
归梦:回家的梦。
到:到达。
吴兴:古地名,今浙江湖州一带,可能有特定的情感或回忆关联。
翻译
乱山在早晨的朦胧中层层叠叠,我沉睡未醒,微凉的晨风也难以唤醒。昨晚饮酒时,你多次叹息,我料想你此刻定然梦回吴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光晓色、自然景观与人情感受交织的图画。"乱山遮晓拥千层",形象地表达了山峦重叠、阳光难以穿透的场景,也许暗示着一种心境或现实中的迷茫和困惑。而"睡美初凉撼不应"则展示了诗人在清晨微凉中从酣睡中醒来,可能是在外宿或旅途中所经历的体验。这里的"撼"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可以理解为外界的声响打破了内心的宁静,也可以解读为诗人内心对现实的不甘与抗拒。
接着的"昨夜酒行君屡叹",表达了诗人昨晚饮酒时的情感波动。"定知归梦到吴兴"则是诗人在醉酒之际,或是在后来的梦中,都渴望回到心中的一个地方——吴兴。这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向往,更可能包含着对某段时光或某种情感的怀念。
从这短短四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情感流动,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慰藉,也是对现实不满的逃避。在这里,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既真实又超然的诗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