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其三)赏析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陆走无非水,楼居并是泥。
褰裳难跋涉,执盖困扶携。
国虑白圭壑,城危智伯堤。
旸乌果安在,转觉漏天低。

注释

陆走:陆地行走。
水:水。
楼居:楼阁居住。
泥:泥土。
褰裳:提起衣裳。
跋涉:跋山涉水。
执盖:持伞。
扶携:扶持。
国虑:国家忧虑。
白圭壑:比喻深重的忧虑或困境。
城危:城墙危殆。
智伯堤:智伯堤防,古代水利工程,此处借指城防。
旸乌:太阳鸟,神话中的吉祥鸟。
转觉:忽然感到。
漏天:形容时间流逝快,天色渐晚。

翻译

陆地行走不过是水中行,楼阁居住皆是泥土筑成。
提起衣裳难以跋山涉水,持伞行走也困难重重需人扶持。
国家忧虑如白圭深谷,城墙危殆如同智伯堤防。
太阳鸟真的在哪里,只觉得天空仿佛更低,时间流逝得更快。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暴雨后城市景象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大雨后的水患与人们的困境。

"陆走无非水,楼居并是泥。" 这两句表达了雨后的土地变得湿滑不堪,而屋宇也沦为泥泞,显示出一片狼藉之状。

"褰裳难跋涉,执盖困扶携。" 褰裳指的是衣襟,这里意味着即便是捞起衣襟,也难以在水中行走;执盖,即抓住屋顶的瓦片,用来遮蔽雨水,但反映出人们在雨中的无助与困境。

"国虑白圭壑,城危智伯堤。" 这两句诗用了典故,国虑即国家忧虑,白圭指的是古代用玉制成的量具,这里比喻着国家之重如同巨大的玉量;而城危则是形容城市被洪水围困,智伯堤则出自《左传》,原为大禹时所筑,用于防洪。这里借用古事,强调了当前洪灾的严峻。

"旸乌果安在,转觉漏天低。" 旸乌即乌云密布,这里的“果”字意味着果然、真的,即使是黑乌云也无法遮住天空;而“转觉漏天低”则形容雨后的天空显得格外低矮,给人一种压抑感。

整个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人物情感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洪灾所带来的困扰与忧虑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