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阆水歌赏析

阆水歌

唐 · 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攲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拼音版原文

jiālíngjiāngsuǒshídàixiāngyīn

zhèngliánlànghuāchūgèngchūncóngshāguī

tóngdàngjiǎngguòshuǐxiánláifēi

lángzhōngshèngshìchángduànlángzhōuchéngnántiānxià

注释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
在中国四川省东部,发源于秦岭,重庆市注入长江。
石黛,即石墨。
青黑色,诗词中因多称“青黛”。
古时妇女用为画眉墨,相因依,犹相融和。
因兼有黛碧二色。
沙际,犹言水边岸边。
岸草先绿,故春似从沙际而归。
巴童:巴地儿童。
攲:倾斜。
水鸡:水鸟名。
阆中:是举全部而言。
胜事:美景。
这里指山水之美。
可肠断:极言其美之可爱。

翻译

嘉陵江水色像什么?仿佛就是石黛碧玉相接交错的感觉。
可爱的红日正冲破浪花出来,更有春色从沙海那边归来。
巴地的孩童荡着桨从旁边经过,水鸡衔着小鱼来去飞翔。
阆中胜事美景令人爱杀,阆州城南的胜景真是天下稀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展示了诗人对嘉陵江畔美丽景色的深刻感受和赞美。开头两句“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嘉陵江水的清澈与周遭山峦的雄伟,将自然之美比喻为珍贵的碧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崇敬。

接下来的两句“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捕捉到了江水在阳光照耀下的波光粼粼,以及季节更迭中生机勃勃的情景。诗人以“怜”字表达了对这份美景的珍惜之情,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感体验。

紧接着,“巴童荡桨攲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图画。诗人通过对船只在江上穿梭和水鸟捕鱼场景的细腻刻画,再现了嘉陵江畔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它在整个国家中的独特价值。诗人用“肠断”形容自己对于阆中的美好记忆难以割舍,而“天下稀”则强调了阆州城南这一地区的罕见之美,表达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地理文化特色。

整首诗通过对嘉陵江风光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一篇集观赏性、表现力与情感表达为一体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