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元老
宋 · 邹浩
不因投窜抵昭平,争得相逢一笑亲。
尘里妙空居士室,琴边聊见宰官身。
周颙尚以妻为累,元亮惟知隐是真。
莫逆于心更何语,拨开船子过牢津。
尘里妙空居士室,琴边聊见宰官身。
周颙尚以妻为累,元亮惟知隐是真。
莫逆于心更何语,拨开船子过牢津。
鉴赏
这首诗《留别元老》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不因投窜抵昭平,争得相逢一笑亲”,诗人以一种戏谑而又深情的方式,回顾了与友人相逢的不易,强调了这次相遇的珍贵。这里的“投窜”暗喻了人生的坎坷与挫折,而“昭平”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之地或心灵的归宿。诗人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友情在困难时刻的温暖与力量。
颔联“尘里妙空居士室,琴边聊见宰官身”,进一步描绘了两人相聚时的情景。诗人将自己比作“居士”,即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人,而将友人比作“宰官”,即世俗中的官员。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两人身份的不同,也暗示了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契合与交流。
颈联“周颙尚以妻为累,元亮惟知隐是真”,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周颙和陶渊明(字元亮)。周颙曾因妻子的牵绊而感到困扰,而陶渊明则以隐居生活为真谛。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传统观念中对婚姻和隐逸的不同看法,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选择的理解与坚持。
尾联“莫逆于心更何语,拨开船子过牢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在“莫逆于心”的基础上,诗人认为无需再多言,因为彼此的心意已足够深刻。最后一句“拨开船子过牢津”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即将分别的情景,仿佛是在划开一条通往未来的航程,充满了离别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人生选择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