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三日赏牡丹秉之不至有诗来次其韵
明 · 王鏊
老去那能复种花,姚黄魏紫亦诚嘉。
岂知洛下平章宅,还到吴中野老家。
粉艳纷披晴堕雪,红香缭绕晚生霞。
扬州芍药何如此,空色于人岂有涯。
岂知洛下平章宅,还到吴中野老家。
粉艳纷披晴堕雪,红香缭绕晚生霞。
扬州芍药何如此,空色于人岂有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三月二十三日赏牡丹秉之不至有诗来次其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老去那能复种花”表达了诗人年老后对再种花的无奈,流露出一种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接着“姚黄魏紫亦诚嘉”则转而赞美起牡丹的美丽,姚黄和魏紫都是古代著名的牡丹品种,诗人认为它们同样值得称赞。
“岂知洛下平章宅,还到吴中野老家”两句,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在洛阳平章府邸和吴中乡间赏花的情景,展现了牡丹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广泛欣赏和喜爱。
“粉艳纷披晴堕雪,红香缭绕晚生霞”这两句更是生动地描绘了牡丹在阳光下的粉嫩花瓣如同雪花般飘落,夜晚时分,红艳的花朵散发出的香气缭绕,仿佛晚霞一般绚烂。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牡丹的美丽与香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扬州芍药何如此,空色于人岂有涯”两句,诗人以扬州的芍药作为比较,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之情。他认为牡丹的美丽不仅限于视觉上的色彩,更在于它带给人们的无限遐想和情感体验,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