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灵隐良上人
山如西竺岭,人悟上乘船。
定力能消病,浮生不论年。
听猿曾有约,幽梦绕云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灵隐寺修行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空界近诸天,高居息众缘”开篇,将灵隐寺置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之中,暗示了高僧远离尘嚣、心灵纯净的状态。接下来,“山如西竺岭,人悟上乘船”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比作西竺的山脉,象征着高僧通过修行达到悟道的境界,如同乘坐智慧之舟,穿越知识的海洋,抵达彼岸。
“定力能消病,浮生不论年”则进一步阐述了高僧通过禅定修炼,能够消除内心的烦恼和疾病,不为世俗的岁月所累,展现出一种超越时间和物质束缚的精神追求。最后,“听猿曾有约,幽梦绕云边”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想象,猿声作为自然界的音符,似乎与高僧的冥想相呼应,而“幽梦绕云边”则暗示了高僧梦境中的自由与超脱,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隐寺高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词语解释
不论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跟它呼应。不论困难有多大;他都不气馁。 (2) 〈书〉不讨论;不辩论。 [构成]偏正式:不〔论 [例句]这些事今天暂且不论。(作谓语)...
定力的意思:(1).佛教语。五力之一。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见《杂阿含经》卷二六。《无量寿经》卷下:“定力、慧力、多闻之力。”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禪僧。”(2).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宋 赵善璙 《自警篇·善处事》:“或问 张无垢 ,仓卒中患难中处事不乱,是其才耶?抑其职耶?先生曰:‘未必才识了得,必其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不然,胸中先乱,何以临事?’”《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乡里的妈妈儿,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恒心,又可晓得甚么叫作定力?” 冰心 《超人》:“...
浮生的意思: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高居的意思:(1).处在高的地方。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亦指居于高位。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夤奉天命,恭惟永图。审听高居,载怀祇惧。”(2).对他人居处的敬称。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之二:“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但见教高居何处,异日好来相访。”(3).“高居深拱”的略称。 清 钱谦益 《神宗显皇帝挽词》之三:“在宥羣方理,高居庶物新。”...
高居的意思:(1).处在高的地方。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亦指居于高位。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夤奉天命,恭惟永图。审听高居,载怀祇惧。”(2).对他人居处的敬称。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之二:“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但见教高居何处,异日好来相访。”(3).“高居深拱”的略称。 清 钱谦益 《神宗显皇帝挽词》之三:“在宥羣方理,高居庶物新。”...
居息的意思:(1).安居休息。《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农夫不怠,越有黍稷,谁能云作,考之居息?” 李贤 注:“言谁能有所作,而居息闲暇可能成者?言必须勤之也。” 唐 李翱 《叔氏墓志》:“冥昭何异,可用居息。”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杜甫 家﹞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的 首阳山 下筑了一个 陆浑山庄 。大概附有窑洞以备居息,故又称为‘土室’。”(2).居住蕃息。《宣和遗事》后集:“所行之路,皆平坦好行,非昔日往来之路,亦有人物居息。”...
空界的意思:佛教语。空大。谓虚空范畴。六界之五。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空界神仙,共来行道。” 唐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诗:“夜閒禪用精,空界亦清迥。”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浮生过九十,空界出三千。”...
力能的意思:犹能力。《后汉书·班超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故 汉 世有发愤张胆,争膏身於夷狄以要功名,多矣。”《宋史·杨存中传》:“ 存中 魁梧沉鷙,少警敏,诵书数百言,力能絶人。”...
论年的意思:论年岁,按年龄说。 北周 庾信 《喜晴应诏敕自疏韵》:“有庆兆民同,论年天子万。”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紫微王夫人》:“於是高栖于峯岫,并金石而论年耶?”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论年则幼,在礼则当学矣。”...
上乘的意思:◎ 上乘 shàngchéng(1) [superior]∶上品;上等上乘佳作(2) [Great Vehicle]∶佛教用语,即大乘,一般借指高妙的境界或上品诸父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宝积经》...
西竺的意思:指 天竺 。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诗:“皆云似 达摩 ,隻履还 西竺 。” 明 杜濬 《弘济寺寻蒲庵》诗:“长恨 南朝 沉铁锁,何如 西竺 引金绳。”...
幽梦的意思:(1).忧愁之梦。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寻僧解幽梦,乞酒缓愁肠。”(2).隐约的梦境。 宋 张先 《木兰花》词:“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清 申涵光 《匡庐吟问李饶州志清》:“十载 匡庐 幽梦结, 西江 血满 鄱湖 热。”...
诸天的意思:(1).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曰诸天。《长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尸菩萨 生时,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序:“且三界迴沉,诸天倏瞬。”《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人民欢喜皆称嘆,诸天爱护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堂里摆列着诸天圣像。”《西游记》第十七回:“诸天遂来洞口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