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宁寺同左笏卿丈作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驱车尘冥冥,隐见孤塔圆。
大佛相接引,一径横苍烟。
升堂坐初定,微风度檀栴。
开窗纳远秀,小幅横辋川。
春芳满秋砌,悴叶犹扶妍。
想见腰鼓发,车马何喧阗。
暂荣悟常寂,爱此萧境閒。
长廊引幽步,奥复穷诸天。
殿古金界坏,树老秋阳殷。
何代万石钟,横身卧高阡。
出手试一击,龙吼殷河山。
煌煌乾隆碑,天笔惊如椽。
明政移寺珰,狐鼠多功缘。
真源一飘洒,薰腐为洗湔。
惜哉洒扫缺,岁久生荆菅。
园林虚有神,运化悲如环。
俯仰日向暮,胜迹空流连。
松风无世情,谡谡吹面寒。
大佛相接引,一径横苍烟。
升堂坐初定,微风度檀栴。
开窗纳远秀,小幅横辋川。
春芳满秋砌,悴叶犹扶妍。
想见腰鼓发,车马何喧阗。
暂荣悟常寂,爱此萧境閒。
长廊引幽步,奥复穷诸天。
殿古金界坏,树老秋阳殷。
何代万石钟,横身卧高阡。
出手试一击,龙吼殷河山。
煌煌乾隆碑,天笔惊如椽。
明政移寺珰,狐鼠多功缘。
真源一飘洒,薰腐为洗湔。
惜哉洒扫缺,岁久生荆菅。
园林虚有神,运化悲如环。
俯仰日向暮,胜迹空流连。
松风无世情,谡谡吹面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驱车前往天宁寺的旅程,沿途景色与寺内景象交织,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首联"驱车尘冥冥,隐见孤塔圆",写出了车行尘土中,隐约可见远处孤塔的圆形轮廓,暗示了寺庙的偏远和神秘。
"大佛相接引,一径横苍烟",进一步描绘了抵达寺庙后,大佛像引领着诗人沿着一条横跨苍茫烟雾的小路进入。"升堂坐初定,微风度檀栴",诗人进入殿堂静心打坐,感受到微风轻拂檀香,带来一丝宁静。
"开窗纳远秀,小幅横辋川",诗人打开窗户,欣赏窗外远处的美景,仿佛一幅辋川小景横展眼前。接下来,诗人感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春芳满秋砌,悴叶犹扶妍",即使秋意渐浓,仍有春花秋叶相互映衬。
"想见腰鼓发,车马何喧阗",诗人想象昔日热闹场景,如今只剩下寂静,"暂荣悟常寂,爱此萧境閒",表达了对这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的喜爱。"长廊引幽步,奥复穷诸天",诗人漫步长廊,深入寺内,感叹其深邃广阔。
"殿古金界坏,树老秋阳殷",描绘了古殿的沧桑和老树在秋阳下显得更加沉稳。"何代万石钟,横身卧高阡",诗人惊讶于古钟的壮观,"出手试一击,龙吼殷河山",想象击钟之声响彻山谷。
"煌煌乾隆碑,天笔惊如椽",提及乾隆碑的辉煌,"明政移寺珰,狐鼠多功缘",则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真源一飘洒,薰腐为洗湔",表达对寺庙净化人心力量的赞美。
然而,"惜哉洒扫缺,岁久生荆菅",诗人惋惜寺庙的荒废,"园林虚有神,运化悲如环",感叹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最后,"俯仰日向暮,胜迹空流连",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美景只能徒然留恋。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宁寺的风貌,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悟,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