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戴道士题画鹤
明 · 孙承恩
不逐腰缠客,清溪岁月深。
朝从游碧落,夕返憩瑶岑。
华表归时语,黄州去日心。
苍茫明月夜,兀立候松阴。
朝从游碧落,夕返憩瑶岑。
华表归时语,黄州去日心。
苍茫明月夜,兀立候松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充满了道家哲学的韵味。首句“不逐腰缠客”,点明了道士不同于世俗追求财富名利之人,而是选择了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接着,“清溪岁月深”一句,以清溪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深远,岁月深则暗示了时间的悠长和生活的淡泊。
“朝从游碧落,夕返憩瑶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道士每日的生活轨迹:清晨在碧蓝的天空中遨游,傍晚则回到瑶峰小憩,生活节奏平和而富有诗意。这里,“碧落”和“瑶岑”分别代表了高远的天空和美丽的山峰,象征着道士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活环境的优美。
“华表归时语,黄州去日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华表,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标志物,此处借指道士回归自然的状态;黄州,可能是指某处特定的地点,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这两句表达了道士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内心与外界的对话,以及对过去经历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苍茫明月夜,兀立候松阴”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场景,道士独自站立于松树下,等待着月光洒满大地。这一画面充满了禅意,暗示了道士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平静的过程,同时也预示着他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士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