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吏部赴阙(其一)
宋 · 高斯得
枌榆阴里植甘棠,民坐春风吏履霜。
治粟久持肤使节,握兰归喷望郎香。
去思应共湘江永,来谂谁云周道长。
拖玉腰金君不羡,令名姱节看流芳。
治粟久持肤使节,握兰归喷望郎香。
去思应共湘江永,来谂谁云周道长。
拖玉腰金君不羡,令名姱节看流芳。
注释
枌榆:古代常用于比喻地方官的居所,象征安定。甘棠:一种落叶乔木,古人常以种植甘棠表示爱民如子。
吏履霜:形容官员清廉,即使在春天也感觉寒冷。
肤使节:指公正无私,像皮肤一样直接感知百姓疾苦。
握兰:兰花象征高洁,此处指官员归来时的期望。
令名姱节:美好的名声和高尚的节操。
翻译
在枌榆树荫下种下甘棠,百姓沐浴春光官员却踏着寒霜。长久以来管理粮食,秉持公正如同持节杖,归来时手握兰花,期待郎君的芬芳。
离去的思念应与湘江水一样长远,未来谁能说你的政绩不会更长。
即使身披玉带腰缠金,你并不羡慕,你的美名和高尚节操将永远流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官员的场景,以枌榆树下的甘棠为背景,象征着胡吏部在地方任职时百姓对其的爱戴。"民坐春风吏履霜"一句,通过对比春风和霜,表达了当地民众对胡吏部的感激与官吏职责的艰辛。"治粟久持肤使节",赞美了胡吏部长期致力于粮食管理的政绩,"握兰归喷望郎香"则寓言其清廉正直,如同兰花般芬芳。
"去思应共湘江永",以湘江的长远比喻胡吏部的深远影响,"来谂谁云周道长"暗示他的德行将被长久传颂。最后两句"拖玉腰金君不羡,令名姱节看流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胡吏部高尚品格的肯定,祝愿他在京城也能保持这份美德,留下美好的名声和节操供后人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对一位优秀官员的深情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