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俞四府咏雪
明 · 黄衷
陂陀疑是陆沉馀,整整斜斜卷以舒。
兔迹已迷三窟远,鸡声偏咽五更初。
梁园授简才何健,剡曲回舟兴亦疏。
茶鼎晚来谁赏味,寒堂思杀渴相如。
兔迹已迷三窟远,鸡声偏咽五更初。
梁园授简才何健,剡曲回舟兴亦疏。
茶鼎晚来谁赏味,寒堂思杀渴相如。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名为《用韵答俞四府咏雪》。诗中描绘了雪景之美,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雪后大地的静谧与生机。
首联“陂陀疑是陆沉馀,整整斜斜卷以舒”,以陂陀(起伏不平的地面)喻雪后的大地,仿佛是陆地沉入了雪中,展现出雪覆盖大地的景象。整整齐齐、歪歪斜斜的雪堆,如同波浪般起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的形态。
颔联“兔迹已迷三窟远,鸡声偏咽五更初”,运用了兔和鸡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雪后寂静的氛围。兔迹难寻,暗示雪深且广,连兔子都难以觅食;鸡声嘶哑,说明天还未亮,雪的覆盖使得清晨的鸡鸣也显得格外凄凉。
颈联“梁园授简才何健,剡曲回舟兴亦疏”,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梁园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寓所,此处借指诗人创作的环境;剡曲则是东晋时期诗人谢灵运游历之地,象征着诗人的游历与创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才华横溢,但在雪后的寂静环境中,创作的兴致却显得稀疏。
尾联“茶鼎晚来谁赏味,寒堂思杀渴相如”则以茶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俞四府的思念之情。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品茶,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仿佛渴求着相如(司马相如)的陪伴,共同品味生活的甘甜与苦涩。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