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镇
明 · 黄衷
赤鸠声急曙光斜,久客逢山梦亦赊。
雉纛亭亭清道雨,熊车款款浅溪花。
僧依白社还芟麦,人逐红巾未奠家。
幕下更咨深入计,不妨云鸟驻前沙。
雉纛亭亭清道雨,熊车款款浅溪花。
僧依白社还芟麦,人逐红巾未奠家。
幕下更咨深入计,不妨云鸟驻前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马金镇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历史感。
首联“赤鸠声急曙光斜,久客逢山梦亦赊”以晨光初照、山鸟鸣叫的景象开篇,暗示着诗人作为久居异乡的旅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曙光斜照,不仅渲染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憧憬。
颔联“雉纛亭亭清道雨,熊车款款浅溪花”进一步展开画面,雉纛(zhì dào)亭亭立于清道之上,象征着庄重与威严;熊车缓缓行过浅溪之畔,花影摇曳,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僧依白社还芟麦,人逐红巾未奠家”则将视角转向了宗教与世俗生活。僧侣在白社(可能指简陋的僧舍)中劳作,刈麦为生,体现了佛教与农耕文化的融合;而“人逐红巾未奠家”则描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正忙于劳作,尚未安定下来,流露出一种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这一联通过僧俗两者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同层面与生活的真实面貌。
尾联“幕下更咨深入计,不妨云鸟驻前沙”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入思考与未来规划的渴望,同时也寄寓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云鸟驻足前沙,既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象征着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马金镇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