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怀(其二)
明 · 黎景义
咫尺天涯望月宫,灵犀一点幸潜通。
花名夜合香先艳,豆解相思色愈红。
琰漏恍闻脂细腻,银灯忆拊玉玲珑。
秋光最是多情处,莫遣霏微翳碧空。
花名夜合香先艳,豆解相思色愈红。
琰漏恍闻脂细腻,银灯忆拊玉玲珑。
秋光最是多情处,莫遣霏微翳碧空。
鉴赏
这首《秋夜寄怀(其二)》由明代诗人黎景义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首句“咫尺天涯望月宫”,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近在咫尺的距离与遥不可及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仿佛月宫虽近却如同远隔天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接着,“灵犀一点幸潜通”一句,借用了“灵犀”这一典故,暗示了诗人与远方之人虽相隔万里,但心灵相通,情感得以传递,透露出一丝慰藉与希望。
“花名夜合香先艳,豆解相思色愈红”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夜合花的香气与红豆的色泽,都象征着爱情的热烈与纯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琰漏恍闻脂细腻,银灯忆拊玉玲珑”则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琰漏的声音、细腻的脂膏、银灯的光芒以及玉器的清脆之声,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回忆中寻找着与远方之人的美好时光。
最后,“秋光最是多情处,莫遣霏微翳碧空”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秋夜美景的赞美与珍惜,同时也暗含着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希望这份美丽能够不受阴霾遮蔽,永远明亮如初,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