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二十里渡浑河登石径山遇雨
清 · 赵怀玉
回头别群山,西望尽碧空。
岂知青未了,山色忽向东。
巃嵷邈双阙,詄荡开九重。
林枯少栖鹘,洞累疑藏蜂。
虚无想金阁,黯淡留铜容。
遗经署元和,高爵奓卢龙。
能邀定州殁,始信大觉功。
至今来游客,证古名犹蒙。
徐开荆枳地,力陟陂陀峰。
下临駴无地,上瞩愁近穹。
桑乾塞外来,至此势更雄。
飞声撼诸天,一听三日聋。
塔孤势疑动,客惧不敢从。
前山雨欲集,归路云已封。
不辞沾衣湿,藉慰久旱衷。
岂知青未了,山色忽向东。
巃嵷邈双阙,詄荡开九重。
林枯少栖鹘,洞累疑藏蜂。
虚无想金阁,黯淡留铜容。
遗经署元和,高爵奓卢龙。
能邀定州殁,始信大觉功。
至今来游客,证古名犹蒙。
徐开荆枳地,力陟陂陀峰。
下临駴无地,上瞩愁近穹。
桑乾塞外来,至此势更雄。
飞声撼诸天,一听三日聋。
塔孤势疑动,客惧不敢从。
前山雨欲集,归路云已封。
不辞沾衣湿,藉慰久旱衷。
鉴赏
这首清代赵怀玉的《归途二十里渡浑河登石径山遇雨》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穿越浑河,登临石径山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雨中感受。首联“回头别群山,西望尽碧空”展现了诗人离开群山,向西远眺的开阔视野。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岂知青未了,山色忽向东”,表达了山势的奇特变化,仿佛山色在移动。
“巃嵷邈双阙,詄荡开九重”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山峦叠嶂如宫殿阙楼,深邃广阔。诗人观察到“林枯少栖鹘,洞累疑藏蜂”,暗示了山中的寂静与生机。他想象着金阁和铜容的虚无之美,又提及元和时期的经书和卢龙的高爵,寓言历史与文化。
“能邀定州殁,始信大觉功”暗含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认为此地曾有伟人成就。诗人感慨“至今来游客,证古名犹蒙”,表明石径山的历史遗迹仍吸引着后人。接着,他描述了自己攀登山峰的过程,以及山势的险峻和壮美。
“飞声撼诸天,一听三日聋”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山间回荡的声响之大,令人震撼。诗人面对“塔孤势疑动,客惧不敢从”的景象,表现出敬畏之情。雨意渐浓,“前山雨欲集,归路云已封”,诗人决定冒雨前行,表达坚韧不屈的精神。
最后,诗人表示即使衣服被雨水打湿,也要借此来缓解久旱的心情,体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融入了历史人文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山水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