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庄周梦为蝴蝶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逍遥自是至人心,仙梦虚无物化深。
出茧三春为凤子,如轮五色向花林。
千年蝙蝠徒为尔,一夕蜉蝣亦至今。
解绝云霓非有待,漆园精爽在兰衾。
出茧三春为凤子,如轮五色向花林。
千年蝙蝠徒为尔,一夕蜉蝣亦至今。
解绝云霓非有待,漆园精爽在兰衾。
鉴赏
此诗《赋得庄周梦为蝴蝶》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以庄周梦蝶的典故为引,展开对人生与梦境、现实与虚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联“逍遥自是至人心,仙梦虚无物化深”,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逍遥自在是至高心灵的追求,梦境中的仙界仿佛虚无缥缈,万物化为深不可测的存在。这里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哲学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颔联“出茧三春为凤子,如轮五色向花林”,进一步描绘了生命的成长与变化。出茧的蝴蝶如同经历了三春的凤凰之子,拥有五彩斑斓的翅膀,向着花林飞舞。这一联通过蝴蝶的成长过程,象征着生命从平凡到辉煌的转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千年蝙蝠徒为尔,一夕蜉蝣亦至今”,对比了蝙蝠和蜉蝣两种生物的生命周期,强调了生命短暂与永恒的辩证关系。千年蝙蝠虽长寿,但最终仍归于尘土;而蜉蝣虽生命短暂,却也留下了不朽的瞬间。这一联通过对比,引发了对生命价值和存在的深层思考。
尾联“解绝云霓非有待,漆园精爽在兰衾”,总结全诗主旨,指出理解宇宙万物的本质并非依赖外在条件,而是内心深处的精气神。引用庄子的漆园寓言,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纯净心灵的必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庄周梦蝶故事的重新演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与人性深刻洞察的文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