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尽
宋 · 郑刚中
米贱今年不论钱,雀鼠餍饫人留残。
青蚨不过百枚去,可得明珠一斗还。
其如客寄已淹久,羞涩囊中无可看。
今朝欲写鲁公帖,四顾门外将谁干。
经营薄少置厨舍,呼童告使知艰难。
从今且作淖糜计,杂以山芋供两盘。
嗟予是身亦老矣,造物未置饥与寒。
何当甑炊七寸粳,饭香及处皆同餐。
青蚨不过百枚去,可得明珠一斗还。
其如客寄已淹久,羞涩囊中无可看。
今朝欲写鲁公帖,四顾门外将谁干。
经营薄少置厨舍,呼童告使知艰难。
从今且作淖糜计,杂以山芋供两盘。
嗟予是身亦老矣,造物未置饥与寒。
何当甑炊七寸粳,饭香及处皆同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米贱:米价便宜。不论钱:不值钱。
雀鼠餍饫:雀鼠吃饱。
人留残:人剩食物。
青蚨:古代铜钱。
百枚去:一百枚钱。
明珠一斗还:换不来一颗明珠。
客寄已淹久:长期在外做客。
羞涩囊中:囊中羞涩。
无可看:无可观的东西。
鲁公帖:模仿鲁公的书法。
四顾门外:环顾四周。
经营薄少:家境贫寒。
置厨舍:建厨房。
呼童告使:叫来仆人。
知艰难:知晓艰难。
淖糜计:节俭度日。
山芋:山药。
是身亦老矣:我已老矣。
造物未置:造物主未让我。
饥与寒:饥饿和寒冷。
甑炊七寸粳:糙米做饭。
饭香及处:香气四溢。
同餐:共享这顿饭。
翻译
今年米价低廉不值钱,连雀鼠都能吃饱剩下残渣。哪怕我拿出一百枚铜钱,也换不来一颗明珠作为回报。
客居在外的日子太久,囊中羞涩无可观赏之物。
今日想模仿鲁公的书法,环顾四周却无人可求。
家中微薄的积蓄只够建个小厨房,叫来仆人告知生活的艰辛。
今后只能节俭度日,山芋混杂粗粮充饥,分两盘而食。
感叹自己已年迈,造物主并未让我饱受饥饿和寒冷。
何时能有七寸长的糙米做饭,香气四溢让每个人都共享这顿饭。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郑刚中的《米尽》描绘了诗人面对米价低廉、家中粮食短缺的生活困境。首句“米贱今年不论钱”反映出当时米价低廉,以至于货币几乎失去价值。接下来,“雀鼠餍饫人留残”形象地描述了家中连雀鼠都吃饱了,剩下的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青蚨不过百枚去,可得明珠一斗还”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出诗人为了换取些许粮食,不得不拿出微薄的积蓄,暗示了生活的艰辛。诗人感叹在外游子滞留已久,囊中羞涩,无法招待客人,只能“今朝欲写鲁公帖,四顾门外将谁干”,流露出无奈和孤独。
“经营薄少置厨舍,呼童告使知艰难”表明诗人开始节俭度日,吩咐仆人理解家中的困苦。最后两句“从今且作淖糜计,杂以山芋供两盘”,表达了诗人决定以粗食度日,甚至以山芋充饥,感叹自己虽年事已高,但还算幸运,没有陷入饥饿与寒冷之中。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家庭责任和坚韧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