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赏析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

唐 · 张九龄
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
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
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
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
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
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
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
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

注释

灵境:指风景秀美的仙境。
信:确实。
幽绝:极其幽静、绝美。
芳时:美好的时光。
暄妍:形容花朵娇艳盛开。
再来:再次来到。
及兹:到达这里。
胜:美景,佳境。
一遇:一次相遇。
非无缘:并非没有因缘,表示有深厚缘分。
万木:成千上万的树木。
柔可结:形容树木枝条柔软得仿佛可以盘结。
千花:成千上万的花朵。
敷欲然:形容花朵即将盛开的样子,仿佛马上就要展开。
松间:松林之间。
鸣好鸟:传来悦耳的鸟鸣声。
竹下:翠竹之下。
流清泉:清澈的泉水流淌。
石壁:石质的山壁。
开精舍:建造了精巧的佛寺或僧舍。
金光:金色的光芒。
照法筵:照亮了传授佛法的场所,即讲坛。
真空:佛教中的空性,指事物无自性、无实体的本质。
本自寂:原本就是寂静无为的。
假有:佛教术语,指一切现象界的相对存在,相对于真空而言是虚幻不实的。
聊相宣:暂且用来阐述、表达教义。
灰心者:此处指已经熄灭世俗欲望、心如死灰的修行者。
仍追:依然在追求。
巢顶禅:比喻高深的禅定境界,如同鸟巢筑于山顶般难以企及。
简书:指繁琐的礼法、法规或尘世的繁文缛节。
畏:畏惧,敬而远之。
身世:个人的出身和经历。
相捐:超脱、舍弃。

翻译

灵秀的仙境确实极为幽静绝美,美好的时光中更显花朵的娇艳。
再次来到这处佳境并非偶然,每一次相遇都有其深厚的因缘。
成千上万的树木柔软得仿佛可以盘结,繁花似锦,仿佛即将盛开。
松林间传来悦耳的鸟鸣,翠竹之下流淌着清澈的泉水。
石壁之上建有精巧的佛寺,金光熠熠照亮了佛法讲坛。
空性本就寂静无为,假象的存在暂且用来阐述教义。
那些已熄灭世俗欲望的人,依然追寻着高深的禅定之境。
尽管对尘世的繁文缛节有所畏惧,但他们也早已超脱于自身的身世束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寺景象,诗人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的佛教修行空间。"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表达了对这块净土的赞美之情,"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则透露出诗人对此地的眷恋和宿命感。

"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描绘出山寺周遭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则是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更是将这种自然之美与佛教修行的神圣气息结合起来。

"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真谛的领悟,而"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则展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修炼。最后,"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反映出诗人对文字的敬畏以及对于俗世的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玉泉山寺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一次深刻表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