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研樵玉泉院听泉图二首画一石谷,中嵌陈搏睡像(其一)
清 · 张之洞
空谷老仙好鼾睡,不闻雷震与鼎沸。
水阁一客拥柱吟,独觉风泉胜鼓吹。
世间谁妄定谁真,都由六凿生根尘。
若听清音道可喜,行逢蛙黾耳须洗。
察者多思蒙者适,不如看山枕白石。
水阁一客拥柱吟,独觉风泉胜鼓吹。
世间谁妄定谁真,都由六凿生根尘。
若听清音道可喜,行逢蛙黾耳须洗。
察者多思蒙者适,不如看山枕白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以空谷中的老仙为引子,他沉睡得如此深沉,以至于不被外界的雷声或喧嚣所惊扰。画面转至水阁,一位访客独自倚柱吟咏,沉浸于自然的风声泉韵之中,认为这比人间的鼓吹更令人愉悦。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俗评价的质疑,指出真假难辨,皆源于人心的偏见和尘世的纷扰。他认为,只有倾听清音,才能领悟到真正的喜悦,对于那些被琐事蒙蔽的人,应当如遇蛙鸣般洗净耳朵,保持清醒。最后,诗人提出,观察者应多思考而非盲目接受,不如像那山石般静观自在,枕石而眠。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张之洞清逸脱俗的艺术风格。